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19篇)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事情是那么难以预料的。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避免夸大和夸张,保持客观、中肯的态度,传递真实的信息。总结的过程需要冷静客观,不要陷入情绪或个人主观判断。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一
1.分译法。
翻译部分的句子,大多为复杂从句,而汉语中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从句,因此,要翻译出来让别人能看懂,就必须将其拆开,分译成各个单句。
2.转译法。
很多被动语态如果机械的翻成被动语态,可能会让人看了觉得别扭,因此需要转为主动态。此外,还有否定转译等各种情况。
3.添减词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英文看上去比较正常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如果不或增或减一些词可能无法把英文的原意表达出来,这样就需要适当地运用添减词法。
4.单复数译法。
单复数要译出。如“birdsinthetree”可译为“树上的鸟儿们”。
5.时态的译法。
英语中有专门表示时态的句子成分,而汉语则没有,因此,为准确地翻译出英语的意思,有时必须加一些表时间的副词,如“着,了,在”等。
6.代词的译法。
代词一般需要转译成名词,即把其所指代的意义译出。
7.人名地名的译法,
知道的可以译出来,不知道就保持原文。
英语翻译实践步骤。
一、理解。
对于源文件的理解主要通过上下文来实现。考生必须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探求正确的译法。所谓上下文可以指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指整篇文章。对原文作透彻理解是确切翻译的基础和关键。要做到这一点,提醒大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语言现象。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种语言现象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因此,把握好了语言结构和现象,必然对原文的理解带来速度和准确度两方面的好处。各种从句和句式以及固定搭配无疑是我们备考的重点。
2.解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按原文语法关系所不能理解的问题。
二、表达。
表达阶段就是考生把自己对原文所表达的内容用汉语重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表达的好坏取决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及汉语的修养程度、表达涉及到翻译的方法及技巧等问题。基本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要意译,要杜绝明显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和翻译腔调。准确为第一要务。
三、校对。
校对是为了保证译文完全符合原文所陈述的内容。在检查译文时,考生必须借助原文才能确认自己翻译的准确性。另外,校核也包括对文字的润色,因此,提醒大家校核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并非可有可无。通过校核,我们可以发现译文的一些问题,确保自己理解的内容很多把握地得到分数。在校核阶段,万学海文提醒大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人名、地名、日期、方位和数字的翻译;
2.汉语译文的词与句有无遗漏;。
3.汉语译文中句子修饰成分的位置;。
4.有无错别字;。
5.标点符号有无错误等。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二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状况:当学生直接进行简单运算时,他们往往能正确计算出结果,但是把相同的计算放到文字比较多的应用题里边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列出计算公式并正确写出结果;还有的学生“逢应用题必错”,但是只要我给他读一遍题目,他们马上就能正确解答;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不管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平时练习中,往往第一遍会做错很多题,但是经过仔细读题,竟能改对不少……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很多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较差,结果导致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以及数学题目的解题要求都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阅读数学概念及定义,加强学生对教材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具有明显的逻辑性、概括性等学科特点,专业术语较多且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接触一些新概念的过程中,普遍感觉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详细解释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带着学生反复诵读这些比较拗口的专业术语,以帮助学生强化数学语言,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前文已经提到,数学具有明显的严谨性、抽象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在数学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多探究、勤思考,充分做到读和写的有效结合。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成熟,对于他们而言,做到这些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仔细理解每个数学概念的基本含义,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义等;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比如,在学习“比例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共有180人,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比是4∶5,五年级和六年级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将关键句“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比是4∶5”换成不同的说法。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了,兴致盎然的开始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这不,经过思考,马上就有同学想出了不同的说法:换成“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4/5”,“六年级学生相当于五年级学生的125%”,“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0.8倍”,“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1/4”等。让学生在独自思考中把一种数量关系“换句话讲”,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题目的本质特性,使学生进一步发散数学思维,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总结。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数学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有充分重视阅读教学,才能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进行自主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三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能力包括对文章的理解力争阅读速度两个方面.本文从英语阅读模式、语言技能、阅读技能角度,探讨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作者:万田华作者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9刊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4)分类号:h3关键词:阅读模式语言技能阅读技能途径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四
摘要:大学生的实践着手才干,是进步大学生立异才干的首要途径,是培育大学生科学研讨才干的根底,也是制约高等教育开展的首要因素。本文对大学生试验教育与实践才干的培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字:实践;立异;科学研讨。
0导言。
试验教育和实践才干培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校培育大学生立异才干和工程实践才干的首要途径和场合。跨入21世纪的高校有必要建立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的试验室,特别是理工科高校,更要不断立异试验室建造形式,变革试验教育体制,完善试验教育课程体系[1]。
要培育具有立异精力和着手才干强的人才,就离不开试验教育这一关键环节。试验室是高校进行试验研讨与教育的首要场合,试验教育是培育学生实践才干和科研才干归纳本质的首要环节。现在,国家提出“全部推动本质教育”即是为了大力培育具有立异精力和立异才干的人才。学生在试验室中能够经过探究实践,学习和把握新的常识,充沛和进步自己的本质和才干。因而,怎么进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着手才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疑问,也是需求努力尽快加以解决的疑问[2]。
1啥是大学生的实践才干培育。
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育高本质的人才,培育高本质人才应该建立本质教育的理念,以学生全部开展为本的理念。理工科大学生是将来的工程师,工程实践才干的培育将影响他们的终身。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才干的培育,是引导学生特性开展,贯彻施行本质教育,培育高本质人才的首要环节。
培育学生的实践才干是养成大学生广泛才干的`根底,也是构成大学生广泛才干的首要组成部分。才干是顺畅地完结各项作业的根底,大学生实践才干的培育要在实践教育中施行进行[3]。实践才干培育首要包含:大学生的着手实践才干的培育,大学生立异才干的培育,大学生科学研讨才干和精力的培育。
2亲历试验进程,真实练习大学生的实践才干。
大学生实践才干的练习,要经过大学生亲历试验进程来完成的。在亲历试验进程中,大学生能够接触到讲义以外实践的东西,包含试验用仪器设备的作业原理及其操作办法,东西的根本使用,以及各种试验办法的使用,然后使大学生的视界得到拓展,着手实践才干得到充沛练习,进一步开阔思维办法。所以,必定要让大学生亲历试验的每一个进程。
3试验与理论常识遥遥相对。
大学的试验教育环节根本包含两个方面:为了证实讲义理论的验证性试验,为了培育归纳解决疑问才干的归纳(或规划)性试验。这两个方面的终究意图是共同的,只是在培育层次上有所区别,他们都能够让大学生完成理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理性的腾跃。
4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立异和科学研讨才干。
立异型人才培育更注重学生的科研认识、科研才干和立异认识的培育。经过试验教育,使大学生在亲历试验的进程中逐步养成考虑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习气,构成必定的科学研讨思路,使他们发现疑问的才干、组织科学研讨的才干、信息处理的才干、开拓立异的才干、成果表达才干以及团队精力得到提升,在遇到疑问时,知道怎么下手和解决疑问。
5选用自动式教育形式。
立异型人才培育应具有一种教育与研讨相结合的空气,老师和学生都是其间的学习者和研讨者,在试验教育进程中构建一种根据研讨探究的自动式教育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规划试验教育和试验进程,然后进步试验教育效果。老师和学生的彼此交流和合作,以推进学术和智力环境的健康开展。要给大学生供给更多的科研练习时机,以期学生尽早、尽多地感触科研空气、建立科学立异认识、承受科研办法及实践技术等多方面的严厉练习,然后从根本上进步学生的科研立异才干,完成学生特性的自立开展。
6敞开试验室。
试验室是进行试验教育、开展科学研讨、培育立异才干、进步归纳本质的首要基地。这些年,高校试验室敞开关于进步学生的实践才干,激发学生立异思维和最大极限利用试验室资本拓荒了一条新途径。试验室敞开不是简略意义上空间、时刻的敞开,它的施行涉及试验课程体系的变革,老师与试验技术人员教育思维的改变,学生参与敞开试验的积极性和试验室办理体制的变革与建造等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体系工程。因而,自动运用体系论的观点对试验室敞开进行体系考虑和归纳剖析,关于坚持试验室敞开继续健康开展是十分必要的[4]。在对试验室敞开进程中,教育单位要给老师全方位的支撑,老师要在各方面给予大学生全力合作。
7加强专业实践教育的建造。
注重老师实践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练习和培育;加强老师实践教育认识,加强老师对学生实践教育的辅导;对实践基地规范化办理,加大实践经费投入力度,更新试验仪器设备,使大学生能不断了解本学科的现状,激发大学生立异才干的进步。
试验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作业中占有十分首要的位置,只要不断改变思维观念,深化试验教育变革,强化质量认识,才干有助于试验教育水平的进步,有利于培育具有较强实践才干和立异才干的高本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克明,梁宪生。电子信息类大学生试验教育变革与实践[j]。试验室研讨与探究,2005(s1)。
[2]周凡。进步学生立异认识和着手才干[j]。试验室研讨与探究,2006(8)。
[3]殷淑华。对大学生实践才干培育疑问的几点考虑[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
[4]李勇,付庆玖,柳中海。试验室敞开的体系考虑[j]。试验室研讨与探究,2006(8)。
[5]张玉英,刘迎春。机械类专业实践教育变革探究与实践[j]。我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8)。
[6]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变革[j]。我国大学教法,2002(10)。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五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用匪浅,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却常常成为学生做出正确理解与进行翻译的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学习中所存在的文化“瓶颈”,旨在探讨培养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六
生
培
养
综
合素。
质
能
力
史磊。
经济。
贸易分院10营销班。
2012年7月6日。
论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经济贸易分院史磊。
一、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大有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关系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的世界性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里,需要全新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全国十多亿人的素质问题,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一到人均却都排在世界倒数几位。但有很多国家资源不多,甚至很贫乏,却很发达,如日本、瑞士、瑞典、新加坡。资金可以积累,还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发明创造、也可以引进。但是人口素质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提高。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各方面发展,提高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极为重要的。高等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必然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更加需要大量能够在祖国建设中担当重任的高级人才,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加速与世界接轨的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素。
人的素质就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基本特征有四个: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认识、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产生作用的品质,主体性是素质最本质的特征。三是基本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四是稳定性,即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1科学素质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是他们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2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
3劳动素质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自觉劳动的习惯、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等。这是少年儿童将来投身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也是通过实践促进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4交往素质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
以上素质构成了人的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主要要素,包括了大学生将来认识、适应、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所需素质结构中的主要方面,它们还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因此,将这几种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素,促进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
4、表达能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其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第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
五、人格魅力的作用。
源自较高的综合素质,体现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它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
1.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2.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4.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六、总结。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教育早在几千年前就引起了古人的重视,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在心理素质培养当中都起到了主体的的决定性作用,这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七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生源质量上与其他类型的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使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也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教学工作,保证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英语翻译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教学中就因为上述原因而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由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大多不够扎实,这给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就这一问题,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作者:郑洪成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2007“”(34)分类号:h3关键词: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八
想要加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培养,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还应加强思辨问题的设计,以便通过提出充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學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回忆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和自身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思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提出理解性问题,促使学生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理解,寻求问题的`解决答案。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出创新性的问题,以便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非黑即白”的理论,以至于学生的思辨欲望未能得到释放。设计思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继而达成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目标。
2.2营造课堂思辨氛围。
在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想要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和意见,还要完成课堂思辨氛围的营造。具体来讲,就是教师需要完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从而更好的参与课堂互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也容易产生新的想法,突破旧实行的束缚。通过大胆表达,可以使学生得到鼓励,久而久之则能形成主动思考和质疑的习惯,继而得到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引导者,重新实现自身定位,以朋友身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
2.3组织课堂辩论活动。
辩论是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较好办法,所以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辩论活动的组织,以便使学生更好的将语文学习与思考结合在一起。围绕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提出辩论主题,然后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辩论小组,就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而各小组应选出一名组长,同时选出两名候补辩手,由组长代表小组发表第一轮演讲,由候补辩手展开自由式辩论。确定辩论主题后,教师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观点,并围绕观点进行表述。开展该项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不断的锻炼理清语言逻辑,保持清晰的思维,掌握大量的思辨方法,因此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实际上,采取该种措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体验机制,促使学生在思辨过程中获得启发和良好体会,继而形成思辨的良好习惯。
2.4通过读写培养逻辑。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逻辑思辨能力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材料讨论时,通过提供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则能使学生更好的思考阅读材料,得到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锻炼。具体来讲,就是提出一个写作主题,同时不规定写作方法、文体和字数,然后由学生结合各自的理解进行写作。而采取该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依靠自身思考完成写作,所以能够避免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实际上,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材料和方法,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对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进行培养,继而使素质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3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语文教学还应加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以便使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运用,从而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营造课堂思辨氛围、设计思辨问题和开展辩论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继而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九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英语翻译就是将英语转换为我们熟悉的一种语言,精准的将其用我们熟悉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
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还要有良好的汉语修养,同时对于我们的专业知识也要精通。
下面我们介绍具体的方法:
方法/步骤。
须知任何能力的提升必定要经过反复练习的过程。当然,练习都是有方法可以借鉴的。比如系统学习翻译的方法、原理、固定句式和译法、多看,多学习别人出色的译文。
要做好翻译的工作并不是片面的追求字面意思的精准,而是如何更好的将信息表达好。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译者除了对源语言要有很好的理解之外,也要对目标语言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提高自己英语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我们的汉语修养。
翻译其实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活动。因此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是实践。当然,实践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可以找一些和我们水平相当的译文进行翻译练习,然后将自己翻译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进行对比,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的提高自己。循序渐进的提高翻译的难度。总的来说就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多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多参考一些出色的译文。
注意事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都熟悉,这里建议做翻译工作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专业入手或者从自己刚兴趣的东西入手。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初学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强自身基本素养。
所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关于英语水平,应注意打牢基础,扩大词汇量,广泛阅读,最好能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训练同时并进,较之单攻翻译能更快提高英语水平。在汉语修养方面,应加强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知识的研修,多阅读、多写作、多练习修改文章。
2.在翻译实践中锤炼。
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要提高翻译能力,无异于想学游泳却又不下水一样。当然,实践也要讲究科学性。初学者若无行家里手的指点,最好是先找一些难度切合自己水平且有汉语译文的材料进行翻译练习。自己的译文写成后同人家的译文相对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准确,其次看看自己的表达是否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从中找到不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坚持每天都多少搞点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大有长进。
3.向他人学习并勇于创新。
初学者一方面可多读些英汉对照类阅读材料或有汉语注释的英语读物;另一方面还可根据译文类杂志上提供的某篇译文的原文出处去查找到相应的原文,继而进行对照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学习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译表达等方面的长处,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如果是自己选材进行翻译,当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要虚心向他人求教。另外经常阅读一些有关翻译技巧的书籍,也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翻译过程中,既不能拘泥于别人提供的译文,也不能受囿于以往形成的条条框框。随着翻译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根据翻译标准的要求去创造新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完善翻译工作。
综上所述,有志于从事翻译的同学,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只要勇于实践,在翻译的田园里辛勤耕耘,翻译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一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另外:
关于怎样提高。王佐良说:“我以为更重要的还是翻译者本身要有长期的、多方面的实践,从中积累甘苦自知的经验,在一定时候同其他的翻译者交流一下,其好处远超过读任何语言学或翻译理论的著作。”“世界文学里的好作品多得很,问题在于我们所知太少。翻译的作用,就是能帮助不懂外文的读者了解到更多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首先,当然译者自己得大大打开眼界。”“作为一个译者,我总是感到需要不断锻炼,要使自己的汉语炼得纯净而又锐利。”他还说:“翻译无论是当作艺术也好,科学也好,甚至叫它技术也好,它是有无限广阔的前途的。它是一个生长点,它正在生长。它也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深入观察,不断地深入实践。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一
目前我国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和就业方面,特别是在长期以考试考核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下,简单地认为将学生招进来、再毕业就是整个教育过程,然而却大大忽视了学生是否有能力胜任职位,以及对于学生自身潜力的挖掘等方面都缺乏较高的关注,也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二)不合理的课程设置由于受到传统教育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陈旧观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育至今都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化课程体系。而课程的合理开设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如果高校缺乏职业化课程,那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则是一张空头支票,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也就毫无任何意义。
在应用技术类型大学中,实践教学处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但是,由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实践型教师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不规范,导致高校实践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实践教学脱离内容、止于形式,进而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的教材内容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科学的调整。教材内容应该着重凸显实践应用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尤其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将社会实践与职业化教学过程紧密连结在一起,进而建立健全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知识深厚、职业能力较高的应用技术类型教材体系。另一方面,在体现时代性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内容系统性的把握,依据各个学科发展规律,将学科内容的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和系统性。再者,高校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保持一定的针对性,摆脱过去盲目、被动的教学模式,教材应该注重满足各个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和教学效果的要求,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将教材中的基础、重难点凸显出来,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高校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水平。
教师的职业培训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培训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整体上提高职业化教学能力和素质;另外,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职业化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可以进行校企联合,通过聘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壮大教师队伍,建构专职和兼职二者相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充分发挥当前教育科技与网络途径,给教师开展实践型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和教学环境,从根本上做到将社会中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的发展要求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给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去,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完善应用技术型教学的考核体系。
目前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应用技术型教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要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情况,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应用技术型教学考核体系。首先,可以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考核,不单单只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同时应该把平时作业的完成与否、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其他考核形式纳入考核体系中。其次,可以进行任务型考核模式,在特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对于任务给予开放性的答案,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进行能力评价。最后,可以选用捆绑型考核方式,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诸多讨论小组,在进行考核评价的时候从中随意选择一名学生,并以其成绩作为小组其他成员的考核分数,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二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力量,其主要功效主要表现如下:(1)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点。比如,luthans等的研究表明个体希望、乐观和韧性水平越高,其工作绩效也就会越突出。(2)心理资本对工作态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都与工作态度有关;希望和韧性对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乐观对工作态度有着间接的影响。(3)心理资本开发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工作幸福感。工作幸福感就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工作的满意度,它强调的是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和高频次的愉悦。(4)心理资本提升能够增强组织公民行为发生的倾向性。所谓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在没有得到正式报酬系统确认的情况下而自愿做出的行为。(5)心理资本提升能够削减工作倦怠发生的可能性。所谓工作倦怠是指由于工作负担过重或压力过大而导致工作人员的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二、心理资本开发对高职青年教师管理的意义。
当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人力资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改革发展、政府项目引导、合作共赢发展、建议与期待五个部分解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喜忧参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离不开广大职教人的努力和奉献,尤其是高职青年教师的努力。尽管当前高职青年教师的学历普遍在研究生层次及以上,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但也存在着诸如教学经验不足、科研功利思想严重等问题,还存在着专职与兼职、教学与进修、工作与生活、能力与期待、理想与现实等角色冲突,这些都可能导致高职青年教师工作绩效的降低,进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青年教师一般指在高职院校任职、低于35周岁的教师,他们属于知识型员工。相较于一般员工而言,高职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工作内容相对复杂,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量化等,他们的心理资本开发和提升有着更显著的效用。
(一)开创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新方向。
自资本理论学诞生以来,先后出现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理论,心理资本理论改变了以往关注宏观层面,从整体出发提升组织整体绩效的局面,它从个体心理出发,强调个体的心理状态水平对提升个体竞争优势和个人绩效的作用,弥补了以往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微观心理层面关注不够的缺憾。心理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表明,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情境或组织氛围,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水平,就可以提高教师管理的整体效能,开创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新方向。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绩效,增强教育满意度。
众多心理学、管理学实证研究已经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等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自我效能是一种能使人在压力、恐惧和挑战之下有效行动的重要因素,使得高职青年教师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乐观帮助青年教师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增进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希望使得青年教师能够尝试不同途径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韧性让青年教师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甚至是积极事件时,能够快速复原,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并超越自我,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整体绩效的提高。总之,高职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绩效,增强学生的教育满意度。
(三)有利于激发高职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每个人都希望被群体接纳和尊重,不希望被群体内的其他成员所排斥或拒绝。相较于高校教师而言,高职教师在人员构成上相对复杂,用工方式的多样性,年龄、学历、职称、培训、荣誉等的差异,导致他们在相互比较中产生不平衡感。心理资本的提升能够提高个体组织公民行为发生的频率,从而形成成员间友好互助的良好风气,满足青年教师的归属需要。同时,组织承诺水平的提高,增强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感,并激发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行为倾向性。
(四)有利于高职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
所谓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活式样,可以理解为人文教化的意思。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助于高职青年教师良好工作态度的形成和维持,在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合适的应对方式和行为方式,并赋予所做工作一定的价值意义,这恰是和谐文化的精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助于高职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
三、高职青年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就是个体对其能否做成某件事情可能性的觉知。成功的次数越多,个体的自信水平就越高,成就动机水平就越强,其自我效能水平也就越高;目标越恰当,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自我效能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成功和调节目标来提升高职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水平。第一,帮助青年教师清晰地了解自我,使之形成恰当的自我设计,对每一项工作都有顺序地安排或计划。第二,制定合理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访学交流等计划,提高自我设计实现的可能性。自我效能与具体业务有关,它是建立在练习或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只有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自我效能水平才有可能提升。第三,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自我效能受他人影响,当青年教师与处于同一层次令其钦佩的同事交流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事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最大,他们就会形成这样的理念,即“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进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此外,也可以通过积极反馈来提升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当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受到别人的赞同和积极反馈时,他们就会把自我怀疑转变为自我效能。
(二)提升青年教师的乐观水平。
乐观是现实而灵活的.归因方式,乐观的人会觉得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并认为成功完全是由自己掌握,而不是由运气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提升青年教师的乐观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包容过去,积极地悦纳自我。包容过去并不意味着逃避或推卸责任,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地重构过去,尽可能地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过去的问题和情境,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判断,而不是自我怀疑。第二,珍惜现在。指导青年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以感恩的态度去面对当下,不断提升自身的乐观水平。第三,积极探寻未来发展的机会。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应改变工作态度,不将青年教师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正确领导,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让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开发他们的潜能。需要注意的是,青年教师的盲目乐观可能会导致不切实际的自我陶醉和自我膨胀,甚至于遇到问题时会推卸责任。因此,积极乐观的高职青年教师应常怀感恩之心,善于自我调控。
(三)提升青年教师的希望水平。
关于如何提高高职青年教师的希望水平,青年教师领导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一,领导者应该是充满希望的,他们以目标为导向,并能够传染给普通青年教师,激励他们努力实现更高的业绩。第二,领导者应鼓励青年教师设立个人目标,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个人目标实现的环境,并在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路径时给予奖励。第三,领导者能够容忍充满希望的员工。充满希望的青年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而这些品质可能会给人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不好印象。第四,在遇到影响成功的障碍时,鼓励青年教师制定计划克服障碍。
(四)提升青年教师的韧性水平。
韧性是一种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和个性品质,它是可以开发和提升的。第一,帮助高职青年教师认清自身拥有哪些资源,如天赋、技能、人脉等,这些资源可以增强青年教师的韧性。第二,在遇到影响成功的障碍时,指导青年教师学会迂回并规避障碍。总之,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个体内部积极的心理能量,高职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工作绩效,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个人竞争优势和工作幸福感,也是当前和未来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一个支撑点。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三
传染科工作繁杂琐碎,危重紧急情况诸多,病情特殊变化多端。例如,临床经常遇见肺结核病人大咯血、狂犬病人躁动不止、破伤风窒息的病人和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等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传染科护士必须心中有数,对病人要细致观察、准确判断、快速反应、缜密的思考、迅速处理、如实记录、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做到忙而不乱。一般出现急救病人,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惊慌,不能坦然自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影响到急救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的得心应手,这样有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传染科临床护士一定要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乐观、开朗、沉着、稳健、敏捷、迅速、果断、干练的处事方法。
作为传染科的护士,首先要熟练地掌握专科性的护理知识及护理技术;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对课内引进的新设备要做到熟练掌握,动态跟进;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基本操作和专科操作的训练,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护理业务能力。并具有宣传和指导病人防病治病能力,对传染病病情变化有高度警觉,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理,并准确向医生报告,防止疫情传播。注意收集临床护理资料,及时总结经验,为疾控中心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信息,为防病治病提出宝贵意见。一名合格的感染科护士,应具备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才能完成本职工作。只有了解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才能懂得如何治疗和护理,才能掌握护理工作的主动权,不至于盲目执行医嘱。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从观察病情变化到各种护理操作都需要科学的依据,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面,每个环节都要有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工作作风,才能出色地完成护理工作。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是护士最基础的素质。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才能处理日常工作,才能顺利解决日常工作的技术性问题,才能处理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要具备这种能力,护士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并有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自觉学习新的理论、新的技能操作。
传染科护士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各项抢救操作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各种急救知识,技术熟练、动作敏捷。要争分夺秒。在很多情况下要在医生未到达前做出正确判断及妥善处理,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止血、配血、熟练使用约束带、正确使用输液泵及多参数监护仪等,同时还要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应当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参加各种护理学术讲座、优化教学示范、规范护理查房、严格“三基”考核,全方位提高护士的抢救技能。其中要特别强调传染科护士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得传染科护士做到遇事不乱、思维敏捷,处理问题果断、抢救有条不絮。促进传染科护士的护理技术不断提高。
传染科工作时刻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公共突发事件如: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及各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没有规律可言的,作为一名传染科护士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关的应急预案。对于如紧急输血,保护病人隐私,做好心理疏导,艾滋病患者自杀可能存在着有法律纠纷的急救工作,要求护士能及时细致的观察病人、如实的记录病情。涉及到各种危险性操作,如输血、输蛋白、介入等,对病人机体损害大,要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要求传染科护士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说明输血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并签名同意。这样既为抢救病人解除顾虑,同时也是减少医疗纠纷,为保护自己提供依据。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四
反思是指对学过的知识或经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思考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索和探究的行为。”他还提出了反思五步法,即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检验假设。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提出反思理念,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这么说,中西方的教育家都强调学与思的统一,注重学习之后的反思。
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也就无法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经常是在教师提醒或分析下,才有反思意识,这就造成了思维活动与反思的严重脱节,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效率差。在化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反思能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质疑问题。反思能使学生不满足于常规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应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1.主体性原则。
众所周知,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学取得高效率的根本要求。在反思能力培养中,这一原则极其重要,因为反思能力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实施,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除了告诉学生反思意义外,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2.渐进性原则。
与认知活动规律一样,反思活动也是渐进的,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实施。通过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反复训练学生,使学生的反思意识逐渐加强,最终转化为反思能力,并在新的教学情景中,灵活、合理地运用。
3.反馈性原则。
反馈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保证,有反馈才有培养方法的改善,才有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及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反思活动做出评价,在评价中促使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结果,并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策略,并最终形成自我反馈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元认知理论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在认知的活动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积极地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以迅速达到预定目标,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此从元认知理论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使反思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实践行为。
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经常有许多错解题,教师在讲评时,如果把正确的解题方法演示一遍,许多学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解法进行反思,这就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机会。教师可以把这些错误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来分析、反思错误之处,不仅分析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分析其他学生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稍加启发、点拨或创设问题情景。
错误解法(大多数学生):。
对于学生的这种错误解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即。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明白当br被氧化50%时,fe2+已全部被氧化,从而得出正确结果。
通过纠错,可以引发学生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化学教学中,要提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形式的训练,特别是当一个问题解决时,再将问题中的一些特殊条件一般化,从而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使得问题得到推广,从而在比较中使学生进行反思训练。所以设计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问题情景,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这组变式题,学生必定会对它进行比较、分析,虽然阴极都是析出氢气amol,由于阳极材料的不同将使阳极的电极反应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电解消耗的水不相等。通过对这组变式题的反思,将使学生对电解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讨论,通过相互交流、互相质疑,让对方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营造一种反思氛围。
例如,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堂课的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和资料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阅读选学内容“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并与已学内容进行对比、反思,深刻领会在有机化学中反应条件的不同,就有可能造成产物不同,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乙醇的消去反应。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站在如何达到实验教学目的的角度上,对实验原理、内容进行问题分析和方法设计,让学生进行动手、思考,从现象中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铜锌原电池实验时,铜片上产生气泡,锌片上也会产生少量气泡。此时教师不应回避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锌片上也会有少量气泡?实际上金属锌还是能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及锌片不纯产生许多微电池,也能使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质疑、反思,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新课程理念需要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地反思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五
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各种压力,有些学校只注重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的不重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匮乏以及学校的管理等都会影响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薄弱的师资力量会加重各个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有些教师往往无暇顾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埋下了隐患。如果不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就很难达到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工作。随着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社会竞争也越激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就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个过程是长期、缓慢的,不能一蹴而就。学校要在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和智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了解和实践“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比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残酷,磨炼意志,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团体运动项目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意识,学会团结互助,互相协作,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要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来改革体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专业设置和职业特点,积极开展职业性体育教程,为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服务,以合格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识到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践中,要提高体育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的比重。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企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效仿普通高校,要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学生职业工作和体育教学共同性方面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在保证学生提高体育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更好的将体育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以后职业生涯的影响力,和对职业素养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到积极参加,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快的适应工作生活。
(3)改革教学模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将体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运动项目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赛,让学生在输赢中学会如何面对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环境,了解自身的不足,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合作项目的小游戏,让不同专业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学生一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保证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领路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和了解,采用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5)让学生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的观念。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最重要的还在于学生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发的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教学、生活结合起来,那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体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高职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院校也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理念,按照学校专业设置的专业岗位和岗位需要的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更新,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便使学生能够较快适应日后的职场环境。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六
高校逐年扩招,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这样也是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眼高手低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通病,要想提高学生自身素养,除教师传授的知识外,更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想等多元化的素养,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的合理,符合社会的发展观,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1.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化。
大学生在走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之后,专业能力是必要的素质基础。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具备较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和科学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熟练专业实践,增强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教学的成果。
2.系统的职业化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指导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的指导,深入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力,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系列的职业化指导,使学生端正态度,自觉提升自身素养,思考专业发展及规划自身未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人而异,全面了解职业规范与准则,凸显个性化和特定化,逐步提升每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实施的能力。
3.提供校企合作与定岗实习。
校企合作是大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校园与企业直接连接的最直接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设模拟的职场环境,学生熟悉环境和流程之后,学生具备了符合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直接上岗,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出所需的人才标准和需求,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达到教育的现代化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度融合。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假期进行专业的实习、实践,这样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可以具备某些优势。
总之,职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的。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大学生具备职场人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于工作岗位,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七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实际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说明只有贯彻就业导向原则,才能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结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因此,我们应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就业的目的。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业能力研究。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根据课程开发的要求,我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等课程。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二)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和立体化。
按照就业导向原则,我们设计了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延展模块和创业就业模块课程体系。这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不仅增强了课程的弹性,而且对职业化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实行双证融通,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相结合。
按照会计行业的准入制度要求,我们开设的《基础会计实务》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就与会计证的取得融为一体;《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课程与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证书的取得融为一体。这种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基于素质、创新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亮点。这些教学模式主要有:
1.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创造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学生由吸纳向创新、创造转变,由单一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2.自主式教学模式。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的模式在专业学习模块时进行的,将使专业理论的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用能力很有好处,并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取消了见习期。
4.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紧密结合,以科研部门参与为基础,促进教育、科研、产业互动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教师刘玉祥教授主持研究的“秋红早蜜”、“秋红蜜”、“秋红晚蜜”桃树系列晚熟、极晚熟新品种和果品安全生产技术,作为我市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颇受关注,其中课程评价更令人关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此可见,高职课程评价问题不仅是国际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高职课程自身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
1.高职课程评价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随着高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形成性评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要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同时,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依然是课程评价中的常用方法。但是,为了确保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课程评价的效率,采用客观测量、实验设计和统计推论等具有量化功能的方法,对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按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三个环节加强过程控制,构建以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主体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机制。
(4)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相结合。在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中,评价反馈是课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是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评价的反馈是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全面分析,为今后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2.高职课程评价的内容。
(1)文本评价的内容。文本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内容的评价和课程方案水平的评价。其中课程方案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是否完全覆盖或反映出课程评价目标,应该如何表征课程方案及课程方案的合法性,而课程方案水平的评价主要指课程方案的创新度、课程方案的契合度即能反映出地域特色,所制定的课程评价标准能否检验课程本身及其各个工作环节的效率,课程评价的结论是否可以为课程控制提供依据,对课程可行性的分析,课程方案的科学性评价、课程方案的影响力评价等。
(2)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以内部教学质量为视角,从课程的开发、决策、设计等开始介入到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开发、课程决策、以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所涉及的因素进行评价,它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3)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效果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包括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掌握的程度、应用的能力等方面)、教师的教学角度(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成果等方面)以及学生岗位职业能力表现(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等进行评价。
[1]吴亚萍.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2]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06)。
[3]葛振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m].2004(3)。
[4]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八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基本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题做了很多,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帮助学生掌握算理。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1.领悟。
如: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等。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以让学生在摆、画、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已达到领悟。
2.明理。
如:小学教材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我首先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已达到明理。
二。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讲究训练形式,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计算练习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
2.用故事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养成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好。一般来说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主要表现是平时做作业或者考试时粗心大意,不主动、不愿意检查。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习习惯。
四。组织学生有计划的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的教学,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练习。
1.明确计算的要求。
几年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偏低,不仅能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教学任务完成;反之要求偏高,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根据课改课标大纲要求,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把握住各种计算的尺度。
2.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3.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4.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5.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
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比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合理的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中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于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
(作者通联:025357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宇宙地热水小学)。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九
摘要:新世纪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掌握者的层面,而更多的需要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新课改提到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物理这门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学科,与其不厌其烦地讲解题目,不如着重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思维能力的角度来探讨。
所谓形象思维,一般指认识主体通过联想、想象等多种途径对于所见到的事物的表象以及事物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从外部形象上对事物进行理解把握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到物理科目学习中,学生以物理表象为材料对其进行形象上的加工,使其转化为自己更易理解和掌握的形象。形象思维的培养对于物理教学有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定律。就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很多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经验,这些规律通过深度的解析之后应用于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多年以来,物理教学一直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发展,如,记忆一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公式、定量计算、理性思考等等,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首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物理模型进行直观展示。例如,在讲解扩散作用时,教师可以直接拿两个分别装有不同颜色气体的瓶子,将瓶口对接后,让学生观察瓶内气体的混合过程。其次,要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投影片、挂图、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仔细、广泛、全面地观察,形成感知,强化对物理问题的记忆表象。此外,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实验,不仅让学生在动手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科目学习中,学生通过初步的形象思维对物理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想解决真正的问题,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判断。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为基础,用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思维推理的引导。比如,一道光的折射题目,在学生尚未接触过此类题目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目前的数学水平分步骤进行讲解,通过作图,利用数学公式计算角度、折射点位置,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推理过程。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步骤后,教师就要大胆地培养他们独立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适时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手握矿泉水瓶,问学生“瓶子为什么不会落下?”“此时摩擦力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为什么?”通过设疑,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判断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独立讲解题目,将对题目的分析过程从头到尾讲给其他同学听,而其他同学没听懂的还可以发问。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更理清了分析的思路,逻辑能力得到了锻炼。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新课标中,由过去偏重于教学结果即考试成绩转为偏重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这个转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它将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给学生较为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改变过去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大脑处于较为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转化,其次要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为他们补充相关的知识,再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在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时,通过肯定鼓励他们沿着思路继续探索。在学生对自己有疑问时,引导他们通过知识积累、查找资料等方式分析自己思路是否行得通。
初中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独立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以后的学习会大有裨益。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时时刻刻以此为己任,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我们相信经过长期的努力,定能为国家发展培育出全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