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介绍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院校介绍

文/网编3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院校介绍

法律一系

一、基本情况

我系前身为法律系,创办于2000年6月,2007年7月更名为法律一系,所属3个专业,即《 法律事务》专业、《 法律事务(经济法方向)》和《 法律事务(行政法方向)》专业。2009年整合为《法律事务》一个专业招生。

2000年我系首次招收大专学历的学生260人,以后逐年增加,现有在校生2020人。2000年至今已为全国各级各类政法机关、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毕业生5800多人。

2005年,《法律事务》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改示范(精品)专业。

我系现有专兼任教师41名,教授和副教授12人,讲师29人,法学博士1人,具有法学硕士学位和正在攻读法学硕士学位28人,其余为本科学历,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19人。41名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河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专业背景深厚。4名教师获得院级教学名师称号。

此外,具有校外兼职教师17名,他们分别来自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政法机关和法律服务单位。

我系主要承担《法律事务》等3个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学的对象是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从事专业性的法律服务工作的法律事务专业大专生,每年要承担近28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同时,每年要承担或完成省级及校级教研、科研课题2至3个。近年来,我系教师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省级累计500余篇。聘请了美国知名律师詹里弗史密斯等国内外专家为我系客座教授,邀请他们多次来学校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为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学生全部实行警务化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管理人员素质好、水平高。

二、机构设置

现设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第三教研室、办公室、学生科5个内设科室。

三、专业介绍

(一)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指导思想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社会对法律事务专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坚持“两个能力和一个素质(即应试能力、应用能力和军人素质)”的育人目标和“立足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2)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以法律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本地区和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结构,培养政治上合格、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适应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

(3)调整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设计培养计划,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是要突出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真正实现“立足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为目标。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

(5)强化产学研结合,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2、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法律事务专业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中独立的学业门类。其培养目标是:为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社会各用人单位培养掌握必要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法律事务专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三年的高职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为社会主义法治而献身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掌握法律事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熟练地应用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

具有与法律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取得相应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取得相应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一定公共关系协调能力。

具有劳动光荣的观念,自觉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掌握一定的警体技能。

(3)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是:获取国家司法考试资格、考研、企业法律顾问、公务员、法律助理、企业事业单位、专升本和其他岗位。

(三)学制和招生对象。学制三年,招收高中、中专及职高毕业生。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体育、就业指导、文献与信息检索、英语、计算机、应用写作(含申论)等10门;专业课包括:《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律师公证与仲裁》、《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经济法》、《劳动法》、《法律文书》等19门。其中,《法理学》课程由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到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国际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校级精品课程。

四、毕业生就业

(一)就业质量高、比例大,毕业生广受欢迎

近几年来,我系对《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在应试应用能力方面加强了培养力度,使得《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在各级国家机关录用人才的考试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5年、2006 年和2007年均有一大批毕业生被录用为公务员。2005年,安徽省面向全省招警1500人,我系《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有500多人笔试入围、150多名被录用(其中,肥东县公安机关招收的22名新干警中,《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有12人);劳教系统录取的10人中有8人是《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2006年的全省招警考试,我院《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300多人笔试入围209人被录取,仅合肥市就有68人;还有一批学生被录用到法院、检察院担任书记员。江西省2005年招警考试,我系《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有6名毕业生被录用。2009年、2010年、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我院《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130多名学生通过考试。

另外,合肥晚报社、安徽法制报社、安徽交通台等新闻单位也都录用了我院《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这些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职业技能和军人作风等综合素质方面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03年我院《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50.6%,2005年增长为90.1%。超过全省平均就业率,2006年和2007年都达到了95%以上,并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居于前列。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均超过94%。

毕业生就业分布也较为广泛。不仅有大量的毕业生被我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公、检、法、司等政法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录用或聘用,而且还有不少毕业生被外省有关单位如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上海铁路公安局、深圳机场、山西省法院、沈阳铁路公安局、新疆税务部门等录用或聘用。

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当年考取公务员和人民警察的人数均超过150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如2006届《法律事务》专业(行政法方向)2班方海红同学,通过短短两年的打拼,已成为深圳比利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

(二)社会声誉好,认同程度高

学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我院《法律事务》专业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吸引了许多学生及家长的目光。他们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及信件往来,普遍认同了我院《法律事务》专业的特色管理和教育,近两年的《法律事务》专业报考率均居于省内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前列。2005年我院《法律事务》专业被省教育厅列为一类专科院校的一类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市招生,《法律事务》专业的报考人数与录取计划比达3:1以上。近两年,我院录取的新生分数较高,达本科线的平均占10%;2005年我院录取的《法律事务》专业新生中最高分数为487分,超出三本线17分。

报到率保持前列。近三年我院《法律事务》专业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超过90%。

用人单位普遍青睐。1、近年来,许多社会用人单位主动到我院进行现场招聘,而且有的单位还表示非我院《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不聘,甚至出现我院《法律事务》专业学生随去随聘的状况。他们看重的是我院《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素质高、技能强、入门快、好管理。2、去年以来,安徽省纪委多次选调我院《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协助办案。看守“双规”人员的工作是保密性极强、要求很高的任务,省纪委认为我院学生能力强、素质高,就专抽我院学生协助办案。另外,合肥市公安局等基层公检法和监狱劳教单位也多次来我院请求抽派《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协助工作。3、自2003年以来,我院《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十几次受邀为大型商业活动、文体和宣传教育活动(如2004年10月在合肥举行的中华全国律师峰会论坛、2005年9月在合肥举办的国际画展、安徽红三环体育场“同一首歌”大型演出、家乐福超市开业等)担任安全保卫工作,体现出社会各单位对我院学生能力的充分信任。

2005年以来《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参加院外比赛、竞赛频频获奖,成绩显著。

2005年5月,省直机关青年“我为十五献计策”论坛演讲比赛,宣欢欢同学荣获三等奖。2005年10月,安徽省“美孚杯”大专辩论赛,宣欢欢同学获“最佳辩手”称号。2005年6月,合肥市大学生环保知识演讲比赛,《法律事务》专业2007届1班叶飞同学获二等奖,谢静静同学获三等奖。 2005年9月27日,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2007届6班文明同学的国画《清露滴幽林》荣获三等奖。

2005年11月,合肥广播电视报首届自编故事、绘画、书法大赛,张宏同学的《人物头像素描》和国画《太行风情》、左高峰同学的书法作品均荣获二等奖。

2006年3月,“闪亮之星”全国大学生歌手选拔赛(安徽赛区),黄欢同学获“优秀歌手奖”。

2007年3月,《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方向)2005级1班学生姚逊获得安徽省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同年5月,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又荣获三等奖。

2007年10月,李轲、张涛两名同学荣获“安徽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五、努力方向和目标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系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专业建设

我系将把本科自学考试科目和高职专科的法律科目结合起来,制定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案。从2009年新生入学开始,我系所有新生全员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学生在毕业时可获得法律本科和专科两个文凭。

(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建设高素质、高职称结构、高学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改革教学模式。

坚持“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生为本、办学为民”的办学理念,围绕“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输送熟练掌握法律基本原理、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等法律职业人才。”这个核心开展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专业知识教育与知识使用技能培养的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现象知识的关系。

加快网络的教学服务系统建设,改革法律教学模式。形成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新体系。

在法律事务专业科目课程改革中,实行新的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和本科自学考试课程教学模式。

(四)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就业

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分几个层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类人才招聘考试。

1、对通过本科自考、获得本科文凭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一旦通过考试,就获得职业岗位。专门开设辅导班辅导他们参加司法考试的各科复习,教给他们考试的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

2、对英语较好、有兴趣从事法律研究的学生,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为研究生。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英语教学和部分法律课程水平的提高。

3、参加公务员和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公务员和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辅导,在课程教学加进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等公务员考试的课程。提高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力。

4、参加企业法律顾问招考,对一部分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去企业担任法务工作,担任企业法务室的业务工作。

5、从事法律助理工作,对一些学习成绩尚不够突出,但也能从事一定程度的法律工作的学生,鼓励他们去从事法律助理工作以及到企事业单位工作。

法律二系

法律二系组建于2007年7月,地处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东区。

法律二系严格按照学院要求,实行警务化管理,紧紧围绕 “两个能力,一个素质”的育人目标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生为本、办学为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职高专法律人才之需要。

一、基本情况

系现有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12人,双师型教师15人,具有法学、法律硕士学位13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 1人。现有法律文秘、书记官两个专业,在校学生1230人。2008 年,法律文秘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系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学生科、法律文秘教研室、书记官教研室与司法助理教研室。拥有全覆盖的多媒体教室、设备逐步改进的语音室与计算机房、全省一流的速录实训室与在建的文秘综合实训室。

二、专业建设概况

专业建设逐步建立了以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群,法律文秘专业以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为培养核心;书记官专业以中文速录技能为培养主线。两专业2009级的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均在90%以上,秘书证、速录师资格证已成专业标签。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历次公务员及招警考试中被录取的毕业生在30%以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业已成立,23个校外实习基地遍及全省各地司法系统。

三、队伍建设概况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学科特色建设为重点,坚持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师资队伍建设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管理素质高,精诚合作的团队为始终目标。着力突出政治思想理论意识、业务能力、尤其是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成果丰硕。2010年,系党总支被省司法厅确定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建示范点;2009年《刑法》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刑事诉讼法》、《经济法》等6门课程先后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另有省级“教坛新秀”2名、学院首届“十佳教师”2名、学院“教学名师”1名、省级优秀教学管理者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现已完成结项的省级科研课题1项、正在研究中的教育部科研课题一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60多篇;主编与参编教材共10余部。近10名教师先后获得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各奖项;近20名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在院历年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

健行不息、不断创新,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中,法律二系的全体师生员工,将会更加团结、奋斗,取得更多更大的业绩。

警察系

警察系是2000年6月学院成立后以原安徽省警官学校业务教研室为基础组建的专业教学系。成立之初,设置警察专业,并于2000年9月首届招生。2002年,警察系设置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两个专业,2003年设置司法执行专业,并均于次年招生。2003年9月,原政法管理系整体并入警察系,至此,警察系所属专业包括警察、治安管理、刑事侦查、司法执行、劳动与社会保障、律师事务、行政法律事务七个专业。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专业布局趋于合理,打造专业群,2004年申报设立了特警专业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2005年申报设立了行政管理、司法警务和心理咨询(司法方向)专业,除特警专业外,均于次年招生。2005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施行)》,学院对有关专业名称进行调整,警察系的警察专业更名为警察管理、刑事侦查专业更名为刑事侦查技术专业、司法执行专业更名为刑事执行专业、特警专业分解为安全保卫专业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律师事务专业更名为书记官专业,行政法律事务专业更名为法律事务专业(行政法方向)。至此,警察系共有招生专业十一个。十一个专业的学科门类包括:刑事法律、监狱学、心理学、行政法律、公安警察类学科、管理类学科,开设课程门类100多门。

至2007年5月,警察系在编教职工人数40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刑事侦查与治安管理教研室、刑事法律教研室、行政法律与行政管理教研室。

2007年5月,学院根据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皖编[2006]10号)文件精神,进行“三定”工作,增设系、部,非警察类专业从警察系划归其他系,留在警察系的专业包括警察管理、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和心理咨询(司法方向)、刑事侦查技术。2009年6月,增设监狱管理、法律事务(基层司法行政事务方向)两个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国家试点专业。2009年7月申报设置安全技术与文秘专业,于次年招生。上述7个专业中,刑事执行专业是省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省重点支持建设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心理咨询专业(司法方向)是省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该专业教研室是院级教学团队。警察管理专业是院级教改示范专业。

警察系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学生科、监狱管理教研室、刑事执行教研室、法律事务(定向)教研室、司法警务教研室、心理咨询教研室。拥有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紧密、团队协作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警察系现有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30人,校内兼任和行业兼职教师18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13人,兼职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双师素质教师20人。

为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院和系里一直十分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建立了模拟法庭、计算机房、语音室、驾驶训练基地等各专业共用的实验实训场所,以及供警察类专业专用的刑侦实验室、刑事照相室、轻武器射击馆、心理学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所;在合肥监狱、蜀山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巢湖监狱、蚌埠监狱、安庆监狱、铜陵监狱、马鞍山监狱、安徽省女子监狱以及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福田分局等单位建立有供警察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各市司法局、司法所建立有供非警察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

广大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和产学研活动,承担省级和院级课题30余项,撰写教研、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发表在国家一类和二类学术期刊上;主编、参编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试点专业规划教材、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其他各类教材50余部,出版专著10余部。广大教师通过承办诉讼案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参与国家普法工作、应邀到有关单位开设讲座和授课、参与有关专题研讨与论证,用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警察系始终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的就业为导向组织教学和管理。对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安全技术与文秘三个专业的教学,我们紧紧围绕公务员和人民警察招录的方案、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课程,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在每年的公务员暨人民警察招录中,我系毕业生均获得大面积丰收。对心理咨询专业,则根据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学生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与有关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该专业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时获得了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于2007年6月学院三定时成立,建系以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系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共管理系坚持学院的“五项办学原则”和“两个能力,一个素质”的育人目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学风貌和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系现设有行政管理(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司法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专业。同时下设办公室、学生科和4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共28人,专职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9人。全系现有学生1735人。学生全部实行警务化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信息管理系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成立于2007年,全系现有在校生1400余人。建系以来,信息管理系始终坚持学院的“五项办学原则”和“两个能力,一个素质”的育人目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在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是全省政法系统、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信息管理系积极适应信息社会的时代特点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人才培养目标,适时修订和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相融合,主要培养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应用、新闻采编与制作、物流管理等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信息管理系下设办公室、学生科、三个中队和公共计算机教研室。

信息管理系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现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物流管理(国际物流方向)3个高职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方向)专业是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重点支持院校的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发展项目。

信息管理系拥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计算机组装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专业机房、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和摄影棚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被财政部、教育部列为2011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实训(实验)中心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信息管理系还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相关单位、全省各大传媒(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权威门户网站)和省内知名IT企业、物流企业建立了大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信息管理系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4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16人。青年教师7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撰写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多部,主持省部级教科研项目10多项,院级教科研项目10多项,主持或参加数据库和软件开发项目近10个,多次获得院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信息管理系各专业一直以文理知识相互交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互融合为其特点,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新闻传播、英语实务和物流管理知识技能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目前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旺盛,就业形势良好。

政治理论部

政治理论部于2007年设立,是学院独立的二级机构,副处级建制。目前,政治理论部下设办公室、概论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三个内设机构。

政治理论部具体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及科研任务,负责对全院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职责:一是承担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二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三是配合学院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政治理论部拥有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5人,讲师14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及同等学力10人,在读博士1人。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等问题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政治理论部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将教学改革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主动促进思政课“主渠道”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融合互动,使思想教育入脑入心。部门广泛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着力推进实践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感染力。通过改革考核考评方法,严格教学监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均为优秀以上等次,学生满意度较高。

近几年来,政治理论部教学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共80余篇;教学成果20项;团队成员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0多项。仅2009年至2011年,思政课教师就多次受到上级和学院的多次表彰奖励:院级“十佳教学名师”3名;全省教育系统2009年的“省级模范教师”、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奖”、全省家庭教育十佳工作者各1名;2011年,获省级科研立项4项。

警体技能训练部

警体技能训练部是我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体育法律法规,从事普通体育教学、警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的业务职能部门。

警体技能训练部下设普体教研室、警体教研室和办公室。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8人、助教2人及其他管理人员3人。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篮球、散打、网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足球、太极拳、武术套路、擒拿格斗、手枪射击、跆拳道、体能训练等。

警体技能训练部成立以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结合我院实际,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达到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为完善课程结构,我部还多次承担和参加校内外大型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2005年成功举办了我院首届散打比赛。

◇ 2006年成功举办了院首届运动会。

◇ 2006年我院学生足球队在全省高职高专足球比赛中,勇夺桂冠。

◇ 2006年参加安徽省第11届运动会获高校组田径比赛1金3铜。

◇ 2008年我院学生篮球队在全省高职高专篮球赛中,喜获第三。

◇ 2010年参加安徽省12届运动会获高校组田径比赛2金1银1铜。

基 础 部

基础部成立于2007年,现下设英语教研室、汉语言教研室和办公室三个科室,负责学院《应用英语》、《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课程覆盖全院5个系,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承担我院学生参见英语四六级、英语AB级和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考试和竞赛的组织工作。

我部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2人。我部以“重视基础教育,突出职教特色,着眼素质教育,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和教学改革要求”为原则,以“打好基础,突出实用,强调能力”为基本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坚持学以致用,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想了解更多关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信息,请多多关注学分网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页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