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基础学院
基础医学院始成立于1981年6月,前身为基础医学部。1986年10月,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医疗系,1995年5月,为便于教学工作的管理,基础医学教学及临床医学教学分为两大部分:基础医学教学称谓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教学称谓医疗系,2005年10月25日,改为基础医学院。目前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单位之一。
基础医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八桂名师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
基础医学院下设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和学生科,现有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民族医学和文献检索等10个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机能学、形态学等3个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民族医学等4个实验室,人类学研究所和民族医药研究所2个研究所,下设10个研究室。
医学检验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于2007年1月组建成立,前身为医学检验系。医学检验专业筹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于1988年秋季正式招收第一届专科班新生,是全国较早开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之一。1999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校招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2001年成立医学检验系,开创了医学检验教学崭新的一页。是广西首先开设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院系。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的会员单位,是《检验医学教育》的承办单位之一,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的理事单位。至2006年6月底检验学院已招收16届医学检验本专科生1130名,现在校本专科生316人。
学院现有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教研室、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验教研室、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基础检验学、临检综合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研究所等5个教学科研机构;承担8门临床检验专业课程。临床实验诊断学为硕士点建设学科,临床免疫学检验为院级重点课程和省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本专业所有教室已装备多媒体投影设备,所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均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现有《临床免疫学检验》1门校级重点课程,有《临床免疫学检验》和《临床生化检验》两门在线网络课程。
学院拥有各类教师30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3人,副高职称教师9名,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1名。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学院一直重视教改研究和学科研究工作,2001年以来承担了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获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项目4项,地厅级项目14项。科研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总数达230多万元。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获得3项次省、市科研成果奖。
口腔医学系
右江民族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成立于2002年,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8人。设有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三个教研室,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2014年口腔医学获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此专业学位的获得标志着口腔医学的研究生教育进入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教育并行发展的新时期,对培养新型口腔医学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对我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和学校整体发展以及为社会发展进步、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系获得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附属医院口腔科也获得了国家级的口腔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广西高校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二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承担自治区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立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地厅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SCI收录论文2篇,我系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
公共与卫生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12年11月22日,由预防医学系和管理系合并而成。现有预防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与信息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和医疗保险实务等4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有专兼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80%。设有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学、健康教育学、医学信息管理、医疗保险和人文艺术等8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医学数据分析实验室和环境毒理实验室等2个专业实验室。其人才培养目标是“精于专业,诚于人品,能于治事,善于研学”,近年来,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普遍好评,就业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临床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卫技人员1200人,高级卫技人员132人,博硕士研究生近百人,出国留学回院工作及博硕士高级人才已成为我院的专业技术骨干。现有床位1000张,年门诊量30多万人次,住院量2万多人次。
专业齐备,重点突出。现有临床医技科室42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儿科为重点学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及检验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其他专业也各具特色,并能全面发展。有研究所(室)5个,有33名专家成为我院首届名医。
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医院率先在桂西地区成功开展心脏冠脉搭桥手术,肾脏移植手术、冠心病的诊疗技术、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法洛氏四联征根治、巨大天幕脑膜瘤切除、颅底肿瘤切除、肝三叶切除、腹腔镜小肝癌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腹腔镜辅助下的消化道手术、前列腺电汽化电切、泌尿结石弹道碎石、寰枢椎骨折脱位、脊柱侧弯矫正、双髋关节人工髋关节同时置换术、脊柱前后路重建术、断指再植术、舌再造术、带血管蒂髂骨游离移植下颏面性骨重建术、上颏骨面中份缺损显微外科重建术等多种高难手术,各种技术在桂西地区有显著优势,有的达到区内、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设备,先进齐全。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达543台(件),拥有先进的美国GE八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刀、美国顺康前列腺腔内电汽化治疗仪、钬激光、德国狼牌气压弹道碎石机、大型高压氧舱、德国费森尤斯人工肾机、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大型C臂、X光机、美国GE彩色全身B超、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人工心肺机、消化系列内窥镜等大型先进设备。
成教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始于1992年,主要开展以本、专科为主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并举办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20年的积淀,凝练出“规范、严谨、创新、高效”的办学特色,学院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初步实现了教学手段网络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服务个性化。
右江民族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开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10个专业,两个办学层次(专科和本科),学制三年(业余学习)。学校、学院共同构成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读成人学生有8000余人,历届毕业生人数达到12000多人,其中有3000多人取得了学士学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精良的实验设备,高标准的临床实践基地,众多的科研成果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努力服务医药卫生行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多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办学先进单位,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医学影像学院
我院于1993年开始医学影像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教育,2001年开始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是目前广西唯一开设此专业的医科院校。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至2014年9月,医学影像学专业为广西乃至其他省份的基层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应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逾千人,其中本科学生500余人,专科学生近500人,影像技术高职专科约300人;目前在校生人数872人,其中本科学生724人,高职高专学生148人。2008年增设医学影像技术三年制高职高专,现医学影像学院有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三年制高职专科两个专业方向。
医学影像学院下设放射学教研室、超声学教研室、影像核医学教研室、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四个教研室及学院办公室、学生科、教学科研科等职能机构。
医学影像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业课程教师近50人,高级职称教师12人,中级13人,初级1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46-50岁高级职称教师4人,36-45岁高级职称教师8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5人。教师队伍中1人曾任中国高等医学影像学教育分会理事会理事,有6名教师在广西医学会相应学科的医学会分会中担任常委或委员,对增进学术交流,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护理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是以护理教育为主体的右江民族医学院二级学院。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护理系,2005年组建护理学院。护理教育始于学校成立之初,2000年开设普高三年制护理学专科教育,2001年开设普高四/五年制护理学本科教育。目前开设护理学本科、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护理学专科、高级助产、护理专业(口腔护理)等专业层次。
护理学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被列为我校申报2011-2015年自治区规划和建设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及我校2011-201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建设学科。护理学院目前有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主持各级课题五十多项,主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多部。拥有40余所临床教学医院及实践教学基地,配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教学设备达到同类学校领先水平,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英国、泰国多所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形成了“注重护理人文,强化实践教学”两大特色。先后获得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集体、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一等奖、连续七年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扩奖、百色市科技进步及科技创新奖等。已为国内外培养3600多名护理学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广西和桂西地区护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