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介绍

成都学院院系介绍

文/网编1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3月,学校设有工业制造学院、城乡建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产业学院、政治学院(法学系)、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护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16个二级学院。[5] 建有成都大学附属医院[6]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587人,其中附属医院642人,川抗所239人。学校专任教师1064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6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8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数量的51.5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42人,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52.16%。学校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择优支持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97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医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下涵二级学科6个;另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


四川省重点学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药学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5张)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二级学科):生物化工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农业推广硕士、艺术硕士[7]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外科学、设计学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学前教育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岩土工程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0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动画”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成都学院-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师职业道德”入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08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2012年,“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拥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画、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等、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8个、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市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等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学生工作理念,努力构建系统育人机制。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63%,并连续5次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精品课程:学生领导力、音乐基础与作品欣赏、国学经典导论、生理学、动画创作、畜产品加工学、出纳实务、英语视听说、学前教育学科学研究方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包装设计、计算机网络(双语)、民事诉讼法学。


省级教学团队:生物工程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教学团队、旅游管理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的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市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前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动画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示范中心。

推荐阅读:

成都学院简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