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经济与管理系
经济与管理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37.5%,多名教师为各专业协会及学术沙龙成员,主编、参编经管类教材20余部,在国内各种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获奖多项。经济与管理系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诸如“中小企业治理与人才培养”、“汉口北产业集群培
育对我省中部崛起带动研究”等多项教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济与管理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先后建设了工商管理ERP沙盘实验室、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室、会计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同时,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数十个校外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专业技能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培养理论基础过硬、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及实习环境。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60人,其中特聘教授6名;高工1名;副教授17名;讲师31名;工程师1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2名;硕士学位者23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并多次获奖,其中获得近十项国家专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建有设备先进的电子线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接口与单片机实验室、EDA、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室及PSPICE仿真实验室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积极探讨和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建设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上海新建电子仪器厂、深圳安泰信电子有限公司、宁波中策电子公司、江苏绿杨电子集团、武汉软帝软件公司、达内科技及亚嵌教育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软件+网络+微电子和信息工程”的特色专业人才。
生物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有一定特色的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现设有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生物技术及应用等本专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为特色专业。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一支既有较高学科理论水平,又掌握现代技术(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3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90%以上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常年聘请相关大学、企业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技术人员20多人担任兼职特聘教师。我系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联系紧密,在科研、师资、信息、图书、管理及专业实验实训等方面与两院共享。教师出版各类专业教材40多种,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有两项科研成果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评审,并为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各种技术革新、改造达30多项。我系在校外建立了20多个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有20多个实验设施一流的专业教学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受到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
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按规定颁发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学位。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我院专科学生具有“专升本”的机会,可在湖北大学或其它院校继续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我系升本率连续几年名列同类学校之首。升本的学生考研率也较高,05、06年有近二十名“专升本”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入中山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攻读硕士学位。有的同学还获得了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的资格。
“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是我系谋求“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又一特色,近几年来我系与国内多家企业,如湖北省银泰五丰粮食机械有限公司、黄石玉亮集团、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康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北黄石、孝感、天门等地的啤酒有限公司、安陆国家粮食储备库、荆门北郊中转粮库、(新加坡)武汉新元食品有限公司、华泰植物油有限公司等共同联手,着力于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革新、产品营销和市场预测,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我系的教科研水平。许多企业纷纷在此设立“专项基金”,为优等生、特困生提供了可靠的学习保障,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将生物科学系各项工作开展的更加有声有色。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系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思想过硬,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获硕士及博士学位42人,有国外知名大学学习背景的教师2名,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知名教授等 。全系在校学生有2300余人。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系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践性教学”内容为重点。在国家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规划教材多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现建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及多功能综合实验室,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以“传承科学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其中9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85%,5%为双师型教师。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活动,部分教师在省级以上的赛事中荣获大奖。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秉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重视专业特色建设,突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专业技能训练,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认真组织教学,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拥有非编实验室、新闻综合实验室、办公自动化、模拟法庭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在省内新闻媒体、教育出版行业、星级酒店、区(县)政府和相应的企业都建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基础扎实、技能过硬、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坚持以“培育应用型人才,彰显专业特色“为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师生开拓创新,教学和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应用文科研讨会、人文讲坛,秋韵书画展、礼仪风采大赛、汉上文风等活动独具特色。几年来,人文系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考研率、考公务员录用率、司法考试通过率等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外国语系
外国语系师资力量雄厚,现聘有外籍教师4人。建有十多个现代化的自主学习实验室和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语音室,并在校外设有九个教学实习基地。为锻炼和提高在校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外国语系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坚持开展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活动。2009年至今,该系参加各级别英语竞赛的获奖学生人数共计106人。2011年外国语系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一次性通过率分别达到69.9%和61%,超过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应届毕业生考研率为20%,其中考入国家211和985院校的占5%,4名同学考入国外大学。
外国语系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项目,促进国际交流,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机会。已与美国、芬兰、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了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艺术与设计系
艺术与设计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0余人,中高级以上职称达80%,硕士学位者达90%。艺术与设计系积极开展各种教研科研活动,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专业作品60余篇,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作的作品在北京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第二届“东+西”国际海报双年展等众多专业大赛中获得奖项,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艺术与设计系建有安徽宏村、湖南凤凰、贵州凯里、苏州、云南等多个写生基地,学生能在美丽自然的风景中掌握绘画、摄影等专业知识,开拓创作眼界,提高了审美修养,为学生在国内艺术比赛活动中获奖奠定有利的基础条件。
艺术与设计系教学设施完善,建有专业工作室和综合实验室,每个班均拥有自己的专用画室和专业教室,为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广阔的技术平台;尤其是平面设计工作室、专业影棚、室内设计工作室、模型工作室、装饰工作室等教学设施强化学科建设与市场实用技术的接轨,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与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师资履历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教育教学队伍,师资结构合理,现有教师42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比例占76%,博硕士比例达64%。学院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同时,湖北大学长期委派高水平教师到学院承担教学工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