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才兼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合理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教学、考试、招生、管理等综合改革,努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协调性,形成考试综合评价和综合评价,选拔更多公平、实惠的人才,实现有机统一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20212005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招生的模式,初步建成连接各级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公平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和机制,科学选才,加强监督。
2、 主要任务
(1)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021广东省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1. 检查类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选拔考试两类。资格考试成绩是认定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以下简称春季高考);选拔结果考试是普通高校暑期统考(以下简称暑期高考)招生的基础之一。
2. 考试科目。资格考试科目涵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应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学科。
3.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以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资格考试范围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拔考试的范围是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和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2017(版本)中确定的强制性和选择性强制性内容。2018,2019当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选拔考试范围,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和各科目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选内容。
4. 测试对象。所有高中生都必须参加资格考试。如果他们申请暑期高考,就必须参加3选择性考试科目。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可以参加相应科目的选拔考试。
高中学业能力相同者,申请暑期高考须按规定参加3选择性考试科目。
5. 考试安排。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资格考试科目,其中语文、数学、英语3资格考试的科目每年都有安排1月检1二是统一高考考生可使用统一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代替相应科目的资格考试;非英语的外语学科资格考试成绩可以使用高考时相应语言的学科考试成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资格考试科目2时间,安排在1月份和6考试六月份开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卫生等合格考试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应试科目年度考试1时间,安排在6统一高考将于6月科目考试结束后开始,当年暑期高考考生才可参加,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6. 表演演示。资格考试科目的成绩以“及格/不及格”和分数(分数)的形式呈现,这是春季高考的录取标准之一。抽查科目、体格科目和历史科目的分数按卷列示;思想政治、地理科目化学生物学是按年级呈现的。抽查结果同年有效。
(2) 完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 评价内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个体优势。它是学生毕业和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术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质和社会实践。
2. 评估程序。普通高中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引导师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对整理好的材料在学校进行宣传,在宣传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后,如无异议,可介绍全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
3. 评估使用。普通高中应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高校招生提供参考。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特点和人才选拔培养的要求,研究制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3) 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普通本科高考主要安排在暑期。夏季高考是以统一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的选拔考试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的。
1. 考试科目。自从2021因为,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包括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统一高考科目3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3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科和理科,计入考生总分3选拔考试科目是考生根据选拔考试科目的要求和自己在物理、历史方面的兴趣和优势而选择的2学科自主选择1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学科自主选择2门包括。体育艺术类专业考生必须参加专业技术考试。
2. 考试内容。暑期高考的内容以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为依据,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试安排。暑期高考语文、数学、外语6本月将按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对于外语科目所选的英语,测试分为听说测试和笔试。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之后1笔试安排在6六月份高考期间1时代。其他语种考试的外语科目,按照当年教育部的规定执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应试科目年度考试1时间,安排在6统一高考将于6月底后开始。省体育艺术类专业统考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
4测试对象的分数和构成。考生的总分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3科目分数和3抽查科目得分构成,总分750要点。语文、数学和外语的满分分别是150分数根据考生的试卷分数直接计入总分。在外语科目中,英语科目的笔试成绩为130英语听说考试成绩为20分数(条件成熟时,适当提高英语听说考试的分数比例)。其他语言文字按教育部当年规定执行。抽查科目满分为100分数、物理、历史直接计入考生总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年级计入考生总分,评分办法由省教育厅另行公布。
5. 入学模式。暑期高考按照“高校专业组”采取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根据物理科目和历史科目,分别制定高考计划,分别标注、归档、录取。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专业基础的需要,广东省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应分为物理类和历史类专业2选考科目1不同学科的要求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不超过2主题要求应当事先向社会公布。同一学院专业组各专业的学科要求相同。考生的选拔考试科目应符合报考学院专业组相应的科目要求。考生在高校专业组填写申请表。高校专业组是独立的志愿者。
一般专业根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情况选择3选择考试科目的总分参照综合素质评价进行选择和录取;体育艺术类专业参照综合素质评价进行选择和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以语文、数学总分为基础,外语及考生的选拔考试科目及相应的技术考试成绩。具体填写申请表的方式和申请录取的方式如下:2021发表于。
(4) 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高职高考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独立,主要安排在春季。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模式。通过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建立健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招生考试机制。
1在高职院校开展春季高考。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分数采用普通高中学历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分数,逐步提高对学历考试科目的要求,职业技能采用职业适应性测验成绩。除体育艺术类专业外,高职院校其他专业也报考。职业适应性考试采用高职院校自主命题考试或网上联考,每年春季安排。对于高职体育艺术类专业,专业适应性测试成绩直接采用全省高三第一学期统一考试成绩。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试。基本文化考试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为重点,每年安排一次1每月一次;职业技能包括职业基础理论和职业基本技能,可以通过职业技能课程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体现,也可以由学校作为入学资格或依据进行考试。完美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统一考核办法,其中3“语文、数学和英语3各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逐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试种类。逐步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条件成熟时,职业院校根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参照综合素质评价,招收中职毕业生。
加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主要面向中职毕业生,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办法。招生院校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基础,参照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合调查,择优录取。
2积极开展中高职直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初中毕业生通过三、二阶段、五年一贯制报考高职院校,并逐步采取“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办法“文化素质”逐步采用地市级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专业素质”由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测试,其成绩作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并结合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筛选。
3完善高职院校暑期高考招生模式。根据办学特点和不同专业(类别)人才选拔需要,广东省夏季招生参加高考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科高考科目要求和统一高考成绩,提出选拔考试科目要求选考科目与综合素质评价。
3、 加强管理
(1)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加强考试招生诚信守法教育,健全诚信体系。加强考生诚信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考试招生诚信档案,如实记录不诚信、作弊、违规事实,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对在普通高考、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综合素质测评等档案中弄虚作假的有关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2) 建立健全高校招生自律机制。高校要完善招生机制,加强招生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在制定招生政策和规定、编制招生计划、决定重大招生问题等方面的作用。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科要求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应用方法。与考试招生有关的标准、原则、条件、程序等有关事项,应当在招生条例中详细规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要加强招生规范管理,落实招生责任制。规范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体育艺术学校考试等特殊类型招生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作用,切实维护招生的良好秩序、公平正义。
(3) 进一步实施“阳光工程”。要完善高考政策法规,健全高考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高考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扩大考试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规定、招生计划、考生资格、招生原则和程序、招生结果、咨询和申诉渠道等信息,重大事件及违规处理结果,报名评审结果。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公开要求,建立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招生管理制度和更加严格有力的监督保障体系。要加大对非法招生的查处力度,努力维护高考的公平正义。
(4) 加强和规范高考加分管理。完善高考加分管理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严格考生加分审批程序。要规范和完善高考加分信息公开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考生加分信息公开的宣传和社会监督。
4、 保障措施
(1) 提高思想觉悟。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促进教育公平我们要提高认识,处理好改革之间的关系,发展稳定,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实施,认真研究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妥善解决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热点问题,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2)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综合改革,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完善考试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严格考试和招生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高校与高校的合作教育工作,实现高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大力推进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劳动基地建设,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高中综合改进行动计划,制定我省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对学生发展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合理选课,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应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要求。
(3) 加强条件保障。各地要加强统筹协调,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提供有力条件。教育、事业编制、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保密等部门要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学院和大学。要加大成人财产投资,加强各级考试招生机构能力建设,改善高中基本办学条件,解决教师、教室、场地等资源短缺问题,高中实施选拔考试和轮班教学可能出现的教学设施和设备。
(4) 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和高中要认真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加大对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政策法规和要求的宣传、解释和培训力度使社会充分认识改革的政策、内容和要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合理预期,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