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2020年高考教育部回应暂不推迟 考生如何备考

文/admin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根据近十年数据变化趋势预测,2020高考报名人数将与去年持平。此前,教育部多次回应称,今年高考不考虑延期。梳理发现,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从未因故改期。即使在“非典”期间(当时所有学生都在校园里学习),最初的计划仍在执行,比上一年提前了一个月。

在这个特殊时期,“千万级”高考生应该如何保持状态,做最后的冲刺?2020年高考教育部回应暂不推迟 考生如何备考

1由于复习效率不高,学生容易两极分化

8上课时间,17点击完成课程。英语、数学、选修课全部在网上进行,每周安排4节体育课和1节音乐课。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三学生郭彩向记者展示了“在家复习”的课程。

在网络教学的第一周,郭彩的语文老师刘杰带领学生们在北京市丰台区空中课堂上复习了第二轮高考的诗章。

大多数科目的节奏和学校的正常课一样。如果你有学习上的问题,可以用微信和老师交流。郭才认为“学好有赖于觉悟”。

尽管如此,所有的学生都面对着“一个屏幕”,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过,刘杰坦言,“没有老师的监督,一些学生的觉悟不高,复习效率大大降低。”。

刘杰和同事们都“有点鼓劲”:“复课后,可能要回火炉了。”

“今年高考的整体成绩水平会受到影响。”华中师范大学测评中心主任胡向东判断,高三复习环节是专门为学生在新课后重建知识系统网络而设计的。每一轮评审都有不同的重点有效衔接。但由于特殊原因,可能会对后续学习产生影响。

在网上上了几节课后,刘杰发现,虽然他可以随时互动,但很少有学生提问,“我不知道你在屏幕前是否认真听了?”因为学生交作业很难,刘杰根本不能判断。

“由于缺乏课堂氛围,一些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容易两极分化: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成绩,而不了解自己学习习惯的学生,如果学习效率较低,成绩下降可能更快。”胡向东也很担心。

2. 学生“预热”不足或影响表现

高考并没有推迟,但一些省市的高考“序幕”发生了变化。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毅说2月25本市新一轮高考模拟考试将改变模式或营造“隐形”环境。第一次模拟考试,定于3月和4月举行的第二次模拟考试,也将调整学校的具体时间。

“市、区、学校每月都安排考试。学生们对考试很熟悉,就像运动员在大运会前调整节奏一样。现在,教学复习的节奏被打乱了,很多学生‘预热’不够,可能会影响发挥。”胡向东说。

“按照正常的复习进度,高三第一学期要完成综合复习,第二学期重点是能力突破、综合提高、缺填。现阶段,要优先进行特长训练,做好一些综合性的锻炼。”北京高级教师陈伟贤说。

“特殊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的教学来实现的,主要是靠学生的提炼来实现的”,陈伟贤建议,学生要充分利用家里复习的时间,理清每一个题目必要的知识点,准确地理清疑点和漏洞,掌握基本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难度适中的模型试题进行训练。

现阶段,如何保证网络教学条件下的学习效率?胡向东希望学校能给予具体指导:如何区分网上上课时间和自学时间,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要求家长配合督促计划的实施等,并提供“具体的测量工具”,如计划表、任务执行表等。,分发给学生或家长进行必要的监督。

陈伟贤特别提醒:“我们应该给大部分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提供在线问答,但所有的在线教学都应该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避免整天在线,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视力,而且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或无效。”。

3疫情背景下的高考“变局”

高考备受关注,也在发生变化。

2019年底,高考大纲取消。有人担心“整本书将成为整本书的焦点而不加强调”。

结合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冰雪运动,解决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运动周期问题,并在这里对移动支付的样本进行了测量2019高考试题的出现,让“新高考”命题的趋势逐渐明朗,也让考生“压力倍增”。

2020年1月9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工作的通知”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继去年提出“减少简单死记硬背知识考试”后,首次明确提出“加强重点能力考试,优化考场设计,加强应用创新”。

“这种流行病为教学方法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复习的基本理念不变,但复习的方法必须改变。”陈伟贤说,近年来,高考命题由“知识导向”、“能力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质量导向、能力导向、知识导向”。

“高考的重点是通过情景活动和情景活动对知识应用进行考试。这就要求把粗放式的教学转化为精确的指导、真实情境的设置或运用、有效活动的设计、活动能力的综合培养。这不仅符合高考的方向,也提高了备考的效率。”陈说。

北京、山东、海南已明确表示,今年高考将实行“连续考”4天”。

据胡向东介绍,进入新高考的第三批学生8对于省市来说,今年是新高考前最后一次“传统高考”。今年的参考考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入学选择复读,就需要按照当地规定完成与学业水平考试的衔接,然后参加“新高考”。重复的难度相对较大。师生要调整心态,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复习节奏。

“新高考不是来了,而是来了。胡向东提醒考生:“停课和网络课堂改革是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的,要了解它,适应它,这是不分疫情严重程度的事情。在这方面,考生参与高考竞争的强度没有根本改变。只有我们有共同的思想,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