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模拟高考志愿填报以模拟新高考为目的的讲解会志愿填报权威的答案。
志愿填报政策分析及填写参考
(1) 高考志愿填报将为候选人提供哪些公开信息
公共信息有五个方面可供参考。
一是国家和省级高校招生政策。这些政策构成了考试招生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建设蓝图,需要考生和家长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规定与往年不同的地方。例如,2020此后,凡获得“省优秀学生”荣誉称号的学生,不再具有保送资格2020此后,我们取消了“少数艺术团考试成绩优秀考生”的优惠措施,进一步降低文化课的录取要求。例如,2019年12月13山东省2020普通高校暑期招生考试及招生计划在年内,考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规则等等。其次,了解并掌握各类分数线。
二是高校招生计划。内容包括高校、专业(专业类别)、层次、学科要求、招生计划编号、学制、学费参考等志愿填报在辅助系统中提供查询。
三是高校招生规定。认真学习当年的招生规定,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所选科目的要求是否符合招生要求。考生可登录本校官方网站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招生条例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应予以特别注意。例如:
1. 大学名称。有些大学的名称或缩写很容易混淆,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待。
2. 学校的性质。看看是公立的,私立的还是独立学院。
3. 毕业证书盖章。认可毕业后取得的证书印章,如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大学等独立学院毕业时取得的文凭是由独立学院颁发的,不是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奖励。
4. 学校地址。了解大学所在的省、市、区。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高校在不同的城市有多个校区。在填写申请表之前,要先了解报考的院校(专业)在哪个校区。2020年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提供按学区查询功能,方便考生查询。
5. 健康要求。高校部分专业对考生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避开自己不适合的专业,避免因身体状况出现脱档的情况。
6. 外语要求。高校(专业)对考生的外语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考生应注意非英语专业。填写申请表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7. 单科成绩要求。一些高校对一门或多门学科的考生有相应的分数要求。考生应根据实际成绩,避免填报不符合单科成绩要求的专业。
8. 收费标准。明确高校各专业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收费专业的学费、住宿费标准。考生在填写申请表时,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
9. 其他事项如选课要求、录取规则等,要准确了解高校专业申请的要求,特别是对选课等要求明确的专业,不符合选课要求的,要避免填报。此外,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招生规则,特别是艺术类专业。
四是往年专业录取。在填写申请表前,省考试院网站将公布前三年各专业的平均分、最低分及相应岗位,供考生参考。
五是2020考生成绩排名信息。一般候选人,提供“1+6“关于成绩的排名信息”1“是指2020年高考总分及排名6“是指6各科目考生总分的位置信息。参加艺体专业考试的,还应提供相关的综合成绩和专业分数段表,填写申请表前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公布。
(2) 考生应科学、辩证地使用公共信息:
第一次1班级是必须严格依据的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和高校招生规定。招生计划中的院校、专业名称、代码、要求等信息是考生填写申请表的直接依据。招生条例对考生的体检、外语、单科成绩等要求也很严格。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填写申请表。
第一次2班级为参考资料,如考生的职位信息、上一年度的专业录取情况。此信息可供考生使用2020年度报告将提供一些参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位和往年做一个大致的定位。尤其地2020年是改革的第一年。上一年的招生是文理科和高校单元招生模式的结果。改革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用这些数据来选择学校和专业。
(3) 如何选择候选人高考志愿
一是合理选择和全面定位。究竟是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大学,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个人需要辩证地分析,关键是看考生有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业成绩优秀或者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可以优先选择高校;学业成绩不明显,但想在高水平高校深造的,可以注意“距离与分数”的关系,因此,可以选择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高水平高校或考虑寒门专业;有明确专业定位或考虑就业各方面因素的高校或毕业后选择的高校,可以优先选择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思维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无论如何,最好自己选对。少校平行志愿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因此考生选择志愿时,可以用一定数量的志愿来“保专业”,用一定数量的志愿来“保学校”。他们不必拘泥于规章制度,只需采取一种思维方式来选择和报告自己的愿望。只有将多种思想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证考生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选择和优化志愿者,形成合理的梯度。停留平行志愿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我们应该在招生批次中留出适当的梯度。从“一个冲击、一个稳定、一个保障”的三个梯度出发,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初步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选拔出足够数量的“专业(类)+高校”志愿者,分别在“冲冲”、“稳一稳”和“保一保”三个梯度储备“冲”是指冲一段时间,一般把你想学习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冲的水平上,没有明显的成绩优势;“稳”是指相对稳定的志愿者,一般把你喜欢的成绩优势大的院校和专业放在稳定的水平上;“保”是指志愿者录取概率高,一般把成绩优势明显的志愿者放在保证次数的水平。
第二步是全面优化。从以上选择的一批志愿者中,结合往年高校、专业录取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删除不喜欢的专业或不太可能录取的学院或专业,优化选择适合报考的、可分梯度设置的高校和专业。
第三步是最后的排序。结合本人的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的志愿者序列,对所有入选和优化后的待命志愿者进行逐一比较,按先高后低的顺序排列。你可以尽可能给你最喜欢的专业和大学排名。最后,你需要填写一些你想注册的专业和志愿者。志愿者的填写应适当评分。平行的志愿填报同时,你可以把自己的志愿者放在你面前,他们在表现上没有什么优势,但却非常喜欢20-30把有一定优势和偏好的志愿者放在中间30-40把最有优势和自信的志愿者放在最后一次约会中20-30其中之一。
三是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考生在填写申请表时,首先要对自己的情况有比较客观的判断,不要雄心勃勃,盲目攀高,不要轻视自己,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首先,入选的志愿者要参照高校招生规定,确保符合申请条件。志愿者的选择要符合兴趣爱好、优势、个性特点、年级和身体条件、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家庭意愿和经济条件。
平行志愿能有效减速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写申请表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避免出现以下风险。
错误一:未经分析研究,盲目填写。前几年平行志愿在投档方面,部分考生仅限于志愿服务的单一层次或性质,或选择志愿服务方向偏高。因为有的考生不符合填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填报志愿无效或幸运投档,直至最后志愿投档;有的考生只考虑最高分数使用,忽视特殊兴趣等。,但入学后发现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本专业;部分考生对学院性质和学历层次看不清,导致分数高、填得低。
错误二:周而复始平行志愿多次换档。有很多第一次接触平行志愿大多数候选人平行志愿依次搜索作为一些备案的机会,误读之前的自愿降档也可以继续为后续的志愿者备案。事实上,平行志愿根据候选人的级别和志愿者的顺序,每轮只能对每个候选人进行一次备案。一旦某一志愿在一定时期内被立案,就意味着前一志愿不能被立案,随后的志愿同时失效。此外,由于受考生身体条件的限制(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等因素,也可在挂档后降档,一旦降档,则意味着一轮到位的机会一旦被利用,就失去了入场的机会,其他志愿者也不能再投票了。
错误三:非中心城市和热门大学没有专业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具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的特点。过分关注大学排名或专业人气,会导致填报风险加大。一旦高考成绩不足以上名校备案,就会失去到其他高校学习的机会,浪费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应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使是名牌高校也并非都是优势专业,一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实力雄厚。冷热专业是相对的。在过去的几年里,热门专业毕业后可能会变成冷门专业。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专业人士,你需要全面评估进入相应专业的可能性和该专业未来的发展,然后做出慎重的决定。
重点提醒:选报是一个多主题的问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以上提供的策略是许多想法中的唯一选择。无论如何,考生都需要冷静客观的分析,全面科学的定位,才能把自己的条件发挥到极致,得到最好的答案。
(4) 如何填写系统高考志愿
一是申请”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者。在网上报志愿前,省考试院将提前开放志愿”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考生可使用“志愿辅助系统”生成志愿预填表。考生登录山东省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s://wsbm.sdzk.cn),进入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系统主页,点击“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进入后,请先参阅系统操作手册。查询时,选择批次、报名科目、志愿类型,即可按层次、省份、所选科目查询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如果勾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选科目,则需要选择科目关系),输入学院名称和专业名称组合。考生选择预填志愿后,点击“自动生成志愿预填单”按钮,即可获得志愿导入单。
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到内网填写申请表。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正式填报系统,修改预填表,确认后上传。考生可以在规定的填报时间内修改志愿信息的规定次数,以上次填报(修改)的信息为准。
填写网上申请表时应特别注意:
1考生凭身份证号码和短信密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山东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志愿填报特别强调: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申请表。志愿填报最后,候选人将不被接受来补办他们的申请。
2. 保管志愿填报密码和短信密码,准确填写网上志愿者信息,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 在线申请完成后,必须及时提交。只有提交后,系统才会保留考生的志愿信息。
4考生应尽早在网上填报,避免在截止日期前填报。特别是在网络条件较差的地区,应避免在高峰时段上网填写,避免填写完毕前因网络拥塞无法登录填写网站。报名截止时间一到,系统即关闭,考生将无法在线报名。
5考生愿望是投档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候选人自己填写,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代表学生设置统一的申请代码,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考生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登录密码和短信验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