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图为:武汉东湖学院
外语语言文学学院
外语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现设有英语(本科)和应用英语(专科)两个专业,同时负责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学院内设机构有英语专业第一教研室、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英语专业第三教研室(亦称翻译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和大学英语专科教研室和应用翻译研究所。
2013年,学院共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职教师62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22人。现有学生1000余名,其中本科生600余名,专科生近400名。另外,有教学用的语言实验室11间,调频英语电台一座。从2009年起,创办了院刊《英汉文摘》,拓展了学生翻译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学校拥有与语言文学类的纸质中外文图书共99356册、其中外文原版图书274册,电子图书2464册,长期订阅各种英语相关纸质期刊660种,电子期刊869种。英语专业创办之初,聘请了一批武汉大学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教学工作。英语专业逐步发展壮大,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4名;博士1名,硕士13名。英语专业本科现设有经贸英语和翻译两个专业方向。翻译方向由翻译方面造诣独特,著作颇丰的郭著章教授领衔,开设英汉互译、汉籍英译、经贸口译等课程。从2009年起,经学校批准,启动了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在2009年全国专业四级、八级(TEM8)考试中,合格率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比全国高校平均水平还高。2009年学院专四考试合格率为79.59%,高于全国独立学院平均率47.23%,超出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17.76%;专业八级考试合格率为42.37%,比全国高校平均水平40.80%高出2个多百分点,比全国独立学院平均合格率24.05%高出18.32%。2005级毕业生中,有学生考取了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学院强调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紧密依托并充分利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秉承“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大力培养文化素质高、英语基础好、适应能力强的外语应用型人才。由于近两年师资力量加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如:2009年教师发表论文超过了人均一篇,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取得了全校文科最好的成绩;学生在湖北省翻译协会和武汉市翻译协会的大奖赛中仅在2009年就有20多位学生获奖。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现设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教授、副教授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
学院专业教育的显著特色是以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双语教学和实训教学,充分适应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国际化经济活动中对经济类人才的需要。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专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师55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人,双师型教师2名,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学院建有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通信原理等6个专业基础实验室,光电子、微电子、现代通信等6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创新实验室、1个毕业设计实验室,建有10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与中国大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些实训设施与措施对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承担和完成多项省级以上教研和科研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EI检索7篇。学生参加“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获奖3项。学生发表各类论文46篇。每年都有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邮电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考研率高于12%。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已有十年办学历史。设有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设计四个本科专业,以及新闻采编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两个专科专业,现有学生1556名。全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博士7人。在举办的全国性和省级大赛中,学院学生屡获大奖,几十名优秀本科学生考上公务员和考入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全院开设100多门专业课程。为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了一批完善的实践教学场地:新闻及播音专业有摄影棚、数码报刊编辑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形体训练房等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同时还有高性能图形设计工作站、高性能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数字音频工作站、高清摄像机、导播系统等240余套教学设备,总投入达300万元;广告专业拥有5个校内外的实习实践基地;艺术设计学专业有专用画室、专用设计室、专用教学机房和艺术设计创意室以及学生作品展览廊厅等专业配套设施。学校正在建设综合实验楼为进一步改善艺术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为加强学生就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院力图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优良的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广告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类奖项共5项;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媒体年均发稿量逾200多篇;2011年5月,08级、07级学生制作的视频作品分获湖北省首届高校优秀视频作品大赛一、二、三等奖;09级新闻采编与制作学生燕鹏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高校联盟授予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6名。有电子商务、旅游与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与审计六个教研室。有工商管理省重点(培育)学科,电子商务省重点(培育)专业。有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网络经济研究所、农业电子商务研究所。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600余名。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于生产、营销与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始终秉持改革促发展,创新上水平,协作创佳绩的理念,坚持校企合作的开放性办学模式,以学科竞赛促进专业学习,确立了博采武汉各大学的教学资源优势,以省重点培育专业电子商务建设为龙头,以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为支柱,以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省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建设为平台,带动全院学科建设,办好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特色专业;拓展会计审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发展思路。学院已先后在武汉、上海、北京、佛山、海宁、东莞等地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我院还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证书培训中心,与湖北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人才培育基地和税务证书培训考试中心。对学生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坚持严格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努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在各项校级、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最佳创意奖,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等。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创办于2001年,设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和应用化学专业(本科)。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有教职工38名,其中教师29人(包括教授16人,其他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政治辅导员4人,教学秘书1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另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等处聘请多名兼职教授。东湖学院已投资数百万元为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建起了包括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室等18间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室、动植物标本室、仪器设备等各项实验条件可以满足学生的教学与科研的实验需要。
政法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政法学院(原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自2001年开设法学专业以来,历经10年的发展,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千名法学人才。本学院08、09、10、11级法学专业学生近四百人,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双师型教师11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教师队伍建设正在逐渐形成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9个实验、实践、实训基地(校内3个、校外6个),还建立了法律综合实验室(包括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学辨论中心)和速录技术实验室。在校外律师事务所的资助下,创设了“金台法学教育基金”,用于鼓励学院师生进行教学及科研创作。2009年,学院承办了由湖北省法学会、湖北省依法治省办公室主办的“湖北省独立学院金台杯法学辨论赛”,并获得冠军;学院还承办了2010年湖北省商法学年会,显示了学院在承办大型法学教学和学术活动的能力及影响力。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
在校学生11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11人(其中博导5人)、副教授7人,讲师14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兼职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设有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及应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三个教研室,一个“软件工程研究所”。“数据库应用技术”为省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件获教育部教指委计算机分委会等组织的全国课件评比二等奖。
学院现有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软件工程研究所,并与诸多IT企业签有合作办学协议,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到IT企业进行实习、培训或参加项目科研。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形成机械、电气、自动化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依托的工学学科体系。
学院现有教师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高级工程师2人,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学院建有机械基础工程实验室、电路综合实验室、自控原理与PLC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电气控制综合实验室等24个实验室及校内实训实践创新中心,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基地9个。
学院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教学成果显著,教师发表论文74篇,出版教材(专著)11部,科研立项6项,获奖1项、通过鉴定3项,获国家专利7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7项,优秀组织奖、团体优秀奖各1项。祝浩、王龙两名同学设计发明440项,申请专利30项。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1.05%,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7.53%。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