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预测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痛感新闻

文/网编3

学分网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痛感新闻,2017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痛感新闻,2017年高考必考热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痛感新闻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痛感新闻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不知道读者诸君怎么看待这些自带痛感的新闻,是麻木不仁、一眼扫过,还是将不合理的工厂制度、绝情绝义的高校机关、无孔不入的诈骗分子都痛斥一番无论如何,保持必要的敏感和合理的怀疑,适当关注世界和他人,学会批判性思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仍是一名普通新闻读者的基本素养。而我们周遭林林总总的故事,善恶交织亦交锋,悲喜相融亦相对,是非混杂亦分明,面对痛感新闻,将我们的心安放在客观的立场上,有所痛惜,有所警惕,或有所思考,有所行动,量力而为。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痛感新闻

青春不止是梦幻与美好,美好的反面也潜抑着危险、残酷和罪恶。当年那个17岁的少年求爱不成,把汽油泼向16岁的少女,在她周身点燃了地狱之火。5年后的今天,当这桩轰动一时的毁容案渐渐被人淡忘,新的谈资占满各个媒体和社交网络,受害的少女周岩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个人写真,照片中的她遍体鳞伤,却长发披肩、脸含微笑。这鲜明赤裸的反差让人内心发紧生疼。这疼痛是一种警戒,向我们昭示生命的意义正在于它的不可摧毁性,也告诉每个人我们得为减轻和避免这种不可预知的伤害再做点什么,不要让关于生命的希望继续埋葬在伤疤里。

▲2017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痛感新闻

相对于出现不文明行为,一个社会更可怕的是失去制衡能力。来自舆论的压力体现了一种社会制衡。从这个这意义上讲,还有比上旅游黑名单更严的惩罚。舆论应保持对不文明行为的零容忍,要使当事人有如坐针毡的痛感。它会在许多人心中确立起一种自发的约束力,它往往比外在的约束力更有效。

▲2017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痛感新闻

事实本身的惨痛,让我无法因为这桩冤案的平反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欢欣鼓舞。也许它象征着社会正义的最终胜利,推动了所谓体制改革的进步,但对已经经历这场噩梦的钱仁凤以及没准哪天也将经历这一切的其他每个个人而言,冤案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无法逆转的。它像黑洞一样,吞噬自由、鲜活的生命,无所顾忌。但我们不能堕落于恐惧和悲观,仍要与之抗衡,就如同西西弗斯不断托举巨石走向山顶的努力,抗争本身就是意义,至少仍可抱着希望像钱仁凤一样在命运的歧路上扳回一程。

▲2017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痛感新闻

不要小看这种来自舆论的压力。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这种来自身边人、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在“熟人社会”表现得尤其明显,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陌生人社会”里,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只要舆论能对不文明行为作出及时的、经常的和强烈的反应,来自舆论的压力就一定会有效果。

学分网小编提示:以上是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痛感新闻,2017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痛感新闻,2017年高考必考热点。学分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青春的声音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努力与收获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家族精神的传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