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文言文怎样推断词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文言文怎样推断词义》,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怎样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我们理解词意的原则。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例1:2003年卷中的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遇”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看又译不通,只能是“对待”。
例2:“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例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例4:“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和“对”连用,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例5:“烟涛微茫信难求”,“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
文言实词可以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去把握。但是,真正要做到准确理解,大量的积累是关键之关键,不可忽视。我们要紧扣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平时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怎样利用语法结构辨别词义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
例1:2000年卷中的第11题B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 其意义为“知道”。C项“取樵炊爨”,“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樵”应为名词,理解为动词,明显不当。
例2:“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朱丹”、“黝”都处在谓语的位置并分别带了宾语“门”和 “之”,所以,它们都是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例3:“怀信侘傺”中的“怀” 处在谓语的位置,应为动词。 而“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不可能为“相信”、“确实”之意,应为“忠诚”。
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的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会水”即“游泳”的意思。
例5:“临表泣零,不知所云”,“表”字因有“临”的限制,就能推断它是动词“上表”之意。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文言文怎样推断词义》,对于高考政治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学分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一)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古诗词鉴赏如何抓住诗眼及章法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古诗词鉴赏如何分析意象以及例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