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
所谓“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
(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
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
5.自然灾害,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会迫使人们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1、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例如:二战期间,欧洲人口迁移达到3000万人。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的部族战争,欧洲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冲突等,引起人口迁移的数目同样以数百万计。
3、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与环境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采集和狩猎时期,生存发展受环境的直接影响,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寻找食物。
农业文明社会,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土地,土地不可移动性使农业人口相对稳定,寻找新的土地
人口增长,土地相对不足,使人口迁移。
工业文明社会,根本上改变了把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工业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
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此时人口迁移规模前所未有。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
(2)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方向:由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旧大陆→新大陆。
路线:欧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
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②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
二战后: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贫穷国→富裕国;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
路线: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美→北美洲
原因:主因:①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力供求关系不平衡;特殊原因:②政治性移民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我国的人口迁移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古代: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
现代:建国到80年代中期: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部分 有计划、有组织;
80年代后:由西部迁往东部,由农村迁往城市,自发迁徙,量大。
(1)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方式主要是有组织的从东部城市和人口稠密区调往农村和边疆人口稀疏区。
特点:规模小
原因: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2)改革开放后:人口自发迁移为主(民工流):①由农村迁往城市;②由内地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沿海、城市地区,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