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候

文/网编3

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候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与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例如,中国东部地区7月份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份多严寒(冰雪)天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等等。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候的形成因素(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1、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2、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1、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2、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3、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候的类型

1、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温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地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另一方面中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度地升高。

1、农业范围

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如:热带水果与温带水果的差异;

影响农作物熟制的分布,如: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之分;

影响工作方式,如:旱地、水田、绿洲等;

影响农产品产量,如:风调雨顺则收成较高,否则收成低或绝收。

2、生活范围

衣:各地区传统服饰差异较大,如中国南方傣族衣着简单凉爽,而藏族服装则宽大厚实;

食:各地饮食有很大差异,如中国西南地区湿气较重而喜辣味;

住:传统民族在结构上很注重与当地气候相适应,如傣族的竹楼,注重通风散热,而北方居民则注重防寒保暖;

行:天气好坏影响出行,如雾气影响交通等。

3、世界范围

人类会影响气候,相反气候也会影响人类。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引起了20世纪最大的饥荒,饿死人口达约300—400万;1968年—1973年非洲大干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三国的总牲口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亚的沃洛省就饿死约20万人。当然,这种打击往往是短暂的、局部的,虽然不至于影响生态系统,但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和打击却十分之大。

长期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比较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使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完全改观,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反气旋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气旋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锋面系统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季风环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