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

文/网编3

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十月政变,赫鲁晓夫改革就此失败。在1964年10月14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因“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而被解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同时,勃列日涅夫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由此,勃列日涅夫的时代到来,改革开始。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 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根本的触动,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弊端暴露得日益充分。

究其原因:

其一,理论上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缺乏认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还组织了对东欧国家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批判,从而阻遏了对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探索。

其二,实践上由于“新经济体制”的实行,面对所出现的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产品质量、盲目滥发奖金,不顾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等等问题,没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害怕改革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动摇其权力基础,因而改革逐步收缩,出台的改革措施被取消,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半途而废。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党政集中领导体制

首先,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进一步发展。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是后期,这种情况日益严重。表面上政治局各委员都对自己主管的领域负责,一切决策都由政治局作出,但实际上政治局作出决策,往往是形式上的,主要还是由党的最高领导勃列日涅夫等少数几个人决定。随着勃列日涅夫地位的巩固与加强,他总揽了党、政、军大权。这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体制,不只反映在勃列日涅夫一个人身上,苏联党的很多领导人都兼任苏维埃与政府部门的重要职务。另外,在党政领导的组织机构上也得到充分体现。苏共中央机关设置的与政府部门相应的部门比过去更多了,如国防工业、重工业、机器制造、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和农业等部门,在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导致各级党组织往往对一些具体经济问题作决议、发指示,大大削弱了苏维埃与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

勃列日涅夫时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有关党政关系一直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确定党政关系的原则;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过多强调苏共执政党的地位;三是与斯大林高度集中的体制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不进行根本性改革,党政不分的体制也难以改革。

其次,个人集权加强,独断专行现象严重。作为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扩大权力。据不少材料披露,像1979年底出兵入侵阿富汗这样的重大事情,只是由勃列日涅夫、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四人商量作出决定。

2.个人崇拜盛行

个人集权,缺乏民主必然产生个人崇拜。随着勃列日涅夫个人权力的膨胀,个人崇拜也泛滥起来。勃列日涅夫在这方面采取的方法很多,如编造历史夸大自己在战争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大肆宣扬自己的政绩;给自己颁发各种勋章奖章,军衔不断晋升。

3.体制弊端

第一,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使新生力量难以成长,难以在年富力强时进入重要的领导岗位。

第二,终身制的必然结果是领导干部老化。

第三,终身制使不正之风盛行。

第四、“特权阶层”扩大化、稳定化和思想僵化。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

评价:

①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走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道路:

②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着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需要不断的 探索和反复实践;

③改革需关注国内形势的变化,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斯大林模式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新经济政策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