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

2014年浙江异地高考方案公布

文/admin2

31日,是教育部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的最后一天。截至昨天,全国有12个省区市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其中,浙江、黑龙江、安徽等省区市2013年就将实施异地高考,而山东、福建、江西等将在2014年。

在浙江的异地高考方案中,外省籍学生只要有浙江学籍,并在浙江连续读完三年高中,就可在浙高考。这一消息公布后,有读者向本报咨询,浙江可以让外省籍学生参加高考,那浙江人能不能到外地比如上海,参加高考毕竟上海的优质高校资源比浙江多,高考竞争也没有浙江激烈。

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林莉说,浙江学生要去上海高考,至少得提前3年筹划。

2006年前:浙江人拼中考成绩

成批到上海参加高考

浙江人成批到外地参加高考,之前有过先例,在上世纪末到2005年之间,浙江学生曾“沾光”上海教育:当时上海的一些高中,向全国招收优秀初三毕业生,光2005年,上海的高中就录取了近3000名外地中考生。

嘉兴一中一位教书10年的老师记得,当时学校每年要流失一两百优质生源,因为很多优秀初三毕业生选择到上海读高中,在上海参加高考,虽然要交好几万费用,但家长觉得值。

湖州中学吴校长说,当时湖州也有不少学生中考后选择到上海读高中。后来,因为上海家长认为上海优质的高中、大学资源正在被外地人侵占,从2006年起,这个到上海高考的通道就关闭了。现在,浙江学生要到上海参加高考,基本上不可能。

嘉兴一中副校长朱玲说,除非在浙江读高中的学生具有上海市户籍,否则是不可能有机会参加上海当地的高考了。“上海对高考移民现象查得很严,想作弊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被查出来,后果很严重。”

记者联系到一位倪姓家长,他女儿在2005年赶上了末班车,幸运地去上海读了高中。倪爸爸说,女儿在2005年中考毕业后去复旦附中读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2005年允许报两所高中,在这之前好像能报五六所,只要不冲突就可以。当时复旦附中有2000人报名,根据当地中考成绩初选出了240人,再进行一次考试,录取了60人。当年上海的高中一共录取了近3000名外地中考生。”

今后几年:浙江人再要去上海高考

至少得提前3年筹划

浙江籍学生想在上海参加高考,现在只能指望上海的异地高考政策。上海异地高考方案据透露已基本确定,方案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中关于中高考资格获得的相关规定为依据――持《居住证》A证的在沪务工人员,其子女可以按规定在沪参加中考、高考;获《居住证》C证人员的随迁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在沪参加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

《居住证》A证相当于国内人才引进类,审核实行按计分制,对申请人的学历、职称、年龄、收入、工作岗位、在沪工作年限等都有极高的要求。但父母若获得了A证,其子女只要在上海读完3年高中,就可以在沪参加高考。

林莉说,可以预见,上海的异地高考门槛会很高。浙江应该也有一批人去参加,但父母至少得提前3年筹划这件事。在孩子读初中时,就得考虑去上海读高中的问题。

熊丙奇: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异地高考方案,每个地区都不一样。虽说教育部会根据流入流出人口的情况,适当调整高校的招生计划,但这只是缓解矛盾。我的意见是,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异地高考方案没有出路,北上广这些优质高校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反而可能设置了最高的门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能无缘参加当地高考,会令他们大失所望。

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推进高考改革:全国重点大学,实行“统一测试+自主招生”;高职高专,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督促教育部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比督促各地出台异地高考方案,更有价值。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昨日发布了2014年最新浙江高考信息:今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共30.86万人,其中文科11.25万,理科19.61万,总量比去年减少4400多人。

高考录取率不低于去年

文科生不减反增

虽然浙江已放开异地高考限制,但放开这两年,浙江高考考生总数都在下降。今年是浙江高考考生在2013年后,第二次下降。2011年浙江高考生29.9万人;2012年,31.58万人;2013年,31.3万。

总人数减少了,但文科考生依然在增加。今年高考生与去年比,理科生减少6600多人,文科生增加近2200人。2013年也是如此,理科生比往年减少7700人,文科生增加5000人。

2014年浙江高职单考单招报考数共4.19万人,比去年减少3000余人。

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预计高校今年在浙江省招生总计划会略有增加,录取率将不低于去年。目前招生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具体规定有所变化。

今年补报志愿

机会多了

高考录取批次、志愿设置与去年基本相同,其中文理科录取工作分三批进行,分别对应三个考试类别科目组;艺术类录取分三批进行;体育类录取分本、专科(高职)两批进行。

按照浙江省现行高考方案,原规定考生只能按选报的一、二、三考试类别在相应批次填报志愿。今年起考生报名时未选报的一、二、三类的任一类别,可以参加其对应批次征求志愿填报。

譬如,考生在本次报名时没选第一类,按照2013年政策,到了填报志愿时就不能填第一批所有志愿和录取;而按2014年政策,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仍然不能填报,但在第一批征求志愿时还可以填报和录取,依此类推。这样做,既考虑到为未选报类别考生提供弥补的机会,同时也可尽量减少对原已选报相应类别考生利益的影响;既兼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又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

今年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投档方式做了适当调整。文化成绩达到一批线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在文理科一批之前投档,其他仍在二批线划定后投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