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整体高考理综考试难度:(五颗为很难)
2016年海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击前面下载】
学分网预祝考生在2016年的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走进理想的校园。学分网提醒各位考生,高考结束不意味着解放,是人生全新的开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2.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3.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6.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7.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度分化的成熟叶肉细胞不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终产物与无氧条件下的不同
C.种子胚根和胚芽中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D.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2.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 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13.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14.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1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27.(8分)
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
(2)初次接种致病菌E后,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 这一细胞器处理。
(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原因是 。
28.(9分)
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 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29.(10分)
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婚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雄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_______。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________;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_______;子二代雌株中,阔叶:细叶为_________。
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I卷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D 6.C 7.C 8.C 9.A 10.C
11.D 12.D 13.C 14.B 15.B 16.B 17.B 18.D 19.A 20.C
21.B 22.D 23.A 24.D 25.C
第II卷
二、必考题
26.(8分)
(1)结合水 自由水(每空1分,共2分)
(2)小于 大于(每空1分,共2分)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每空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7. (8分)
(1)皮肤、黏膜(2分)
(2)溶酶体(2分)
(3)不能(1分)
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血清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能检测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8. (9分)
(1)杂交(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基因(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竞争 捕食 标志重捕法(每空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9. (10分)
(1)2:1(2分)
(2)7:1 3:1(每空2分,共4分)
(3)阔叶 3:1(每空2分,共4分)
三、选考题
30. (15分)
(1)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3分)
蛋白酶丙(1分)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4分)
(2)不合理(1分)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4分)
(3)羧基和氨基(2分)
31. (15分)
(1)人工合成 生物材料(每空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cDNA文库中只含有叶细胞已转录(或已表达)的基因,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该植物的全部基因(5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RNA(2分) 大肠杆菌(或答细菌)(2分)
(4)金粉 钨粉(每空1分,共2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
2.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 B.柠檬酸 C.山梨酸钾 D.三聚氰胺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9.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Ⅱ卷
13.(8分)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_______族。
(2)Z元素是____,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___。
(3)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产物分子为直线形,其化学键属_________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4)四种元素中的____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9-Ⅰ(6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
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
D. 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Π键电子队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19-Ⅱ(14分)
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元素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______,晶体中原子间通过_____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答案及评分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第Ⅱ卷中,考生如给出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同样给分。
第Ⅰ卷
1.B 2.D 3.C 4.B 5.A 6.D 7.D 8.B 9.D
10.AD 11.BC 12.AC
第Ⅱ卷
13.(8分)
(1)三 ⅥA (每空1分,共2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地面上方某一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随后的运动中
A.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B.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
C.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率的该变量相等
D.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通过观察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8.如图(a)所示,扬声器中有一线圈处于磁场中,当音频电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俯视图(b)表示处于辐射状磁场中的线圈(线圈平面即纸面)磁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图(b)中
A.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B.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C.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D.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9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16.【选修3-4】(12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入正确答案序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B.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C.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
D.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
E.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
17.[选修3-5](12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E.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A 6.B
二、多项选择题
7.AD 8.BC 9.BD 10.ABC
三、实验题
11.(6分)
(1)0.56 0.96 (4分。每空2分)
(2)2.0 (2分)
12(9分)
(1)100 910 2 000(3分。每空1分)
(2)50 (2分)
(3)M(2分)
(4)大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