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北京卷评析:把握时代脉搏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2021年的高考语文已经结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北京卷评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结合国家形势和考生学习实际,保持试卷布局、考查内容等的基本稳定,从语文基础、语文能力的角度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一、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年头。今年的考生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感受到抗疫斗争中的国家凝聚力,在建党百年的纪念活动中认识到祖国崛起的艰辛历程和新时期建设的辉煌成果,对国内和国际形势有强烈的关注。北京卷写作题目,紧扣考生关心的话题,贴近考生现实与思考,在不脱离其实际经验的同时给予思想上的启发。把写作过程视为考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促进思想认识的提升,是高考试卷立德树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1。议论文引导考生追怀先辈、思考自我,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大作文第(1)题“论生逢其时”,着眼于“逢”与“时”,引导考生思考生活的时代与人生态度、人生道路、人生价值的辩证关系。题目通过导语启发考生,认识和理解身处的时代(即“时”),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道路选择(即“逢”),启发考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时代机遇之间可以互相促成,个人发展只有与国家发展的前景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在个人之“生”与时代之“时”之间建立起良性的“遇”与“逢”的关系,倡导考生应积极的姿态响应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时代呼唤,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考生可以联系现实与自身,调动知识储备,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可以对比不同的“时”:历史上既有战乱灾疫的时代,也有和平发展的时代;可以思考在不同“时”中的不同人生道路,比如乱世中有人苟且偷生,有人临危救世,和平年代中有人不思进取,有人积极创新等;可以对比不同人生选择的不同结果:逆境中把握历史时机也能建功立业,机遇面前不思进取也无法有所作为,等等。考生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展开论述,重温那些在历史机遇中展现自我才华又报效民族国家的人物故事,表现自己的积累水平、逻辑思辨与论证能力,同时又通过理性而深入的思考得到一次思想修养上的教育。
2。记叙文写作启发考生思考“成熟”的内涵,表达自己对于成长的理解和感悟。
大作文第(2)题“这,才是成熟的模样”,用“这”和“才是”两个词,启发考生思考成熟的深刻内涵。考生可以写人的成熟,认识到未来合格的接班人不仅是身体的长成,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价值追求;也可以写国家、社会、文明等更多方面的成熟表现。题目为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既可以记叙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写成小小说。
3。微写作依托真实情境,引导考生从先辈的丰功伟绩中汲取精神力量。
微写作第(2)题,以考生熟悉的校园活动情境为依托,要求考生设计符合“缅怀革命先辈、点燃青春激情”主题活动的核心环节,重点陈述理由。试题侧重启发考生不仅要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对他们的品格精神有感性的认识,更能思考其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将这些与青年人的使命联系在一起,获得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
二、体现课标的要求,全面、综合、灵活地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方面构成,它们是一个整体,各自独立又相互融通。试卷立足语言文字,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测试文本、设置不同的情境的作答任务,全面、综合、灵活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1。 在不同类型的语篇阅读中,突出对语言基础、思维水平的考查。
“语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试卷的语言基础运用板块,考查在实用语境中辨析词语、判断与修改语病、以及选用恰当句式等;多文本阅读考查考生对文字信息的提取、筛选、概括能力;文言文与散文阅读中均考查考生具体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能力。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重视思维培养是课标的重要内容。试卷中分析文言文的作者是如何阐明观点的、古代诗句中蕴含的道理,散文题目的内涵等试题,综合考查考生在贯通全文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丰富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文本内容之间、内容与思想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
2。在阅读与表达中,重视对审美能力、对古代优秀文化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试卷突出对认识理解美、表现创造美能力的考查。如散文阅读从内容内涵、创作手法等角度考查考生对作品思想境界和语言艺术美的感受和理解;微写作第③题写小诗或抒情文字,激发考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妙瞬间,充分驰骋想象,展现自己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体现审美教育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目的。
《论语》反映古人哲思,题目考查了考生对孔子“学”与“德”关系的理解,启发考生要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学习。《红楼梦》是封建家族的兴衰史。试题选取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这一情节,暗示贾府在元春省亲的盛景后,将逐步走向衰败、众芳零落的结局,这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重要关节,考查考生对这个重要情节的把握,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整”字的重要内涵,即立足全书阅读,把握关键情节和主要人物。
此外,试卷继续关注个人体验,给考生搭建个性化表达的平台。如微写作第(1)小题,侧重考查的是考生阐释对经典著作的人物、思想内涵的个性阅读体验及表达能力。
三、发挥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引导语文教学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
1。引导语文教学夯实语文基础,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规范。
针对目前泛阅读、语言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北京卷历来重视从多角度灵活地考查语文基础,引导考生尊重母语,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准确地理解、规范地表达。意在引导教学既要夯实语文基础,正确有效地完成语文读写任务,又要重视在语文情境中、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把握语言规律,避免简单机械的套用知识。
2。引导语文教学关注语文学习过程,重视方法与规律的指导。
试卷中题目指向考查考生在阅读不同语篇过程中的相关表现,以此来引导教学重视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指导。如《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无论是之前微写作以花比喻黛玉宝钗等,还是去年考查晴雯的判词,到今年考查暗示整体情节发展的关键情节,其指导思想都是强调通读全书,整体把握作品内容、思想内涵,抓住关键情节、分析主要人物。试题引导语文教学,要理解落实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遵循阅读方法和规律,从大处着眼,避免对纠缠于作品中大量的细枝末节。
3。引导语文教学充分依托文本、重视在深度阅读中提升思维能力。
试卷中阅读语篇的设题角度虽各有侧重,但均体现出从整体把握到文本细读,在富有层次的分析与鉴赏中考查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试题引导语文教学充分发挥教学材料的示范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对文本有全局的把握、深入地思考、严谨地推断,从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高考语文北京卷,重视基础,强调的是理解运用而不是简单僵化的套用,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强调知识经验的积累与建构,侧重于对考生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思维品质、表达的清楚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融语文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培育于一体,体现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精神的理解和落实;同时,也引导教学抓住语文学科“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核心,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材料,减轻学生机械学习带来的负担。此外,北京卷也一直致力探索考试素材、考查内容的布局与整合,对素材进行加工,使之更有利于考生的阅读和作答,今年在试题数量和全卷总字数上,较去年都有所减少。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北京卷评析:把握时代脉搏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学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