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自考本科考研成功案例

文/admin

研究生是近年来很多人的梦想,获得研究生也是为人生开辟一条新路,那么自学考试本科应试研究生怎么样?

自考本科考研成功案例

研究生自学考试的成功案例

2006——坚守青山,站在破碎的岩石上

实际上,我从没想过要去读研究生。

1996年,他参加高考,以失败告终。我还记得当时的分数(每科的满分是150分):语文116分,数学88分,英语111分,历史81分,政治94分,总分490分。我不愿意失败,抱着胜利的心态又奋斗了一年。结果,第二年我只比第一年多考了14分,比当年本科线的506分还低2分。我别无选择,只好读了南通工学院的一所专科学校。现在,对于当年的高考,我感慨万千,真是差了一分,差了一个世界。一个人的命运与一个多分少两分的人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那一年我能多拿2分,如果我能被最差的本科院校录取,那么我就可以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我就不用再花三年的时间去参加自学本科考试了,如果我能多考2分,我现在的生活就不一样了。

毕业后,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家乡的镇中学当了一名教师。工作不久,我发现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镇上。我的心在城市里,在遥远的地方。所以那年9月,我参加了江苏省的自学考试。在三年的自学考试期间,我后悔自己在大三的时候没有参加自学考试(我们班很多学生都报考了)。如果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考学士学位的话。因此,我想对那些打算提高学历的学生说,他们应该尽快学习。不要等到闲暇时间。如果你失去了青春的头脑,你会感到悲伤。

也许我的基本功很好,也许我很努力,16门自学课程,除了英语,我一次都及格了。很顺利,2004年6月,我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文凭。也是在那一年,我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拿着文凭,跳槽进了县城的一所私立学校,做一名高中语文老师。

我打算把我的青春、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那所私立学校。我不想在半年后发现私立学校不像我以前听说的那样依赖能力。这不是天堂,充满了不公正。首先,工资没有标准。进入学校后,我发现我的工资是最低的。很多新生的薪水都比我高。其次,招生难。用我们一位老师的话说,每年的招生就是“手里拿着手机,满嘴都是谎言”。我不知道招一个学生要花多少字。入学让我失去了教师的尊严。就在我闲逛的时候,办公室的两个同事建议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他们的第一个教育背景和我的一样,而且他们已经考了两次。他们告诉我考研不是很难,也告诉我毕业后可以到高校任教(2005年还是有可能的)。他们的话给了我考研的信心,给了我寻找新生活的希望,于是他们决定考研。

我是那种当我瞄准目标时立即采取行动的人。因为我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去过南京师范大学两次,我被南师大花园般的校园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另外,自考大学是南师大,所以我在2006年报考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生。

真正开始看到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书籍始于2005年9月。考虑到英语基础差,我主修英语。据说是主攻,因为当时资料不清,线索不清,参考书选材不好,只看了索玉珠的真题分析,加上星火燎原的词汇和一篇2004年考研作文。那时,我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我在晚上看书。也许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考试,所以我很有动力。我每天晚上11点多就看到了。那时我住在郊区。江苏省北部12月的天气很冷。但我还是很喜欢。每次我推开窗户,看到周围的黑暗,我都感到骄傲。读书时,我经常去参观美丽古色古香的南师大校园,更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2006年1月14日,我第一次进入考场。我在政治和英语方面感觉很好。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问题。我不能在两门专业课上解释几个术语。说真的,我第一次没想到会进去。结果如下:政治:70分,英语38分,专业1 117分,第二年113分,总分338分(国家线:单项55分;综合:90分;总分350分)。这件事没有悬念。但这次初试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只要掌握英语就走。

自学考试成功案例

丁磊,最好的自学成才

丁磊,1987年12月25日出生于上海石库门巷巷巷。小学就读于上海市虹口区育才小学,后进入区内飞鸿初中,连续两级毕业。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他通过自学成才。11岁时,他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专科文凭。13岁那年,他通过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他的毕业论文答辩很出色。小学一毕业,丁磊就直接以初中生的身份获得了学士学位。丁磊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自学考试制度。

杜家倩,最优秀的自学成才

“24岁的杜家倩看起来很优雅,很温柔,但任何听说过他自学考试经历的人都会把他当成‘疯子’。”。曾几何时,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举办的2007年华夏大地自学考试奖学金颁奖典礼上,杜佳倩以无可争辩的优势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而记者也有机会走近这位创造了4年内通过68门专业课程奇迹的年轻人。几年前,杜家倩考上了苏州一所职业院校,但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主动离开学校,计划回家当一名自学成才的人。

说到原因,他淡淡地说:“那个专业不喜欢。”年轻人的理想职业是当记者。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自学考试的第一个专业是文学。不过,与普通考生不同的是,除了文学,他还报考了新闻、法律、广告、律师、公关、行政等6个专业。”学文学是为了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新闻是职业需要,懂法律是社会新闻的必备素质,广告是我的兴趣……”说到申请这么多专业的原因,杜家倩说得没错。4年修了68门课,大家都很惊讶,杜嘉倩居然能同时兼顾7个专业,4年内通过了68门课程。其中,2004年下半年报考11门课程,2005年上半年注册12门课程,均一次性通过,成绩较高,创下一年内通过全国自学考试的最高纪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