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资源笔试中,考点基本固定。平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笔试一般没问题。访谈时,要对所报科目的知识体系有详细的了解,如数学,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能在试用中灵活运用。
教材备考技巧
主题1:综合素质
备考策略:1、复制最后两道真题的答案,熟悉题型
2理清教育理念,教师、学生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标题+副标题+重要论述,有空可以看,回来。能背下来两道共28分的材料题就可以赢。难度低,时间成本少。
三。看第二章“教育法规”和第五章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另一个内容有点像峰会的主题。这取决于通常的质量。例如,量子理论的倡导者普朗克和达芬奇将科学知识与艺术结合起来。也许书中没有这样的知识,即使有这样的知识,也可能记不住。
4轻描淡写
课程2:教育知识与能力
这种科学研究是硬知识,背诵是必然的,难度大,费时。
1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第一时间要对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反映,不要担心背不住,因为下面就足够你背诵了。一般来说,我每天读30页,10天内第一次读完。
2开始抄写真实问题的答案,首先是熟悉问题类型,其次是将知识点逐一放入word中,记得标注书的页码,在后续的复习中,word的搜索功能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书中知识点的对应位置,保存不必要的搜索时间。
三。抄完真题后,你会发现还有一些知识点(近一半)没有包含在其中,所以剩下的知识点也会在打字和复述的同时,整理到单词的相应位置,有助于记忆。至此,第一次背诵就完成了。
4翻开书本,自始至终背诵第二遍,选择前五卷模拟册。背诵一章后,在五篇模拟试卷中找出相应的题目,以弥补题目写作过程中的记忆盲区。每天背诵一章,8天内完成。此时,内存水平应该在70%左右。
5五天内:(1)刷题,如有不清楚的知识点复习;(2)第三遍背诵,注意细节;(3)与同龄人互相提问。
主题三:学科知识
1刷题、刷题比看书更有用,如果在刷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知识点盲点,翻书再读。
2除了选择题外,还要梳理常规,如分析某一环节的作用,主体从文本理解、教学实施和学生回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
三。该科目的试卷必须完成,尤其是最终设计题要认真分析,自行设计重点,多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