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文/admin

前60分钟,前60分钟依次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与推理。60分钟后,依次回答:数据分析→定量关系;顺序回答法,根据问题的先后顺序,依次作答。

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线路测试答题技巧总结

技巧1:时间二分法

前60分钟依次回答: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最后60分钟,答案依次是:数据分析→定量关系。经过3-5组训练,该方法能立竿见影。

适合人群:中等水平的候选人。这类考生往往答对前三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答对率相对稳定,而定量关系部分只注重硬计算,找不到答题技巧。为了回答,往往有5~15个问题没有时间回答。

缺点:这种方法对时间要求很高。一小时完成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三个部分,对很多考生来说过于紧张。

技巧二:按顺序回答

按顺序回答问题。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以找出每类问题的平均回答时间。无论试卷中的题目顺序如何变化,都可以轻松处理。

适合人群:“专家在线测试”。对于每一类解题技巧都有一定的把握,答题时间对考生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缺点:试题难度的不可控性使得采用这种方法的考生对试卷的难度更加敏感。当某类题型耗时较长时,往往会使这类考生的答题节奏杂乱无章。此外,紧张的考试气氛、填写答题卡所耗费的额外时间,以及监考老师的随意干扰,这类考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低于考生平时训练的平均水平。

技巧三:坚决放弃方法

放弃某种类型的问题,专注于其他问题。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集中优势力量进攻容易得分。

适合人群:在某类考试中有明显“弱点”的考生。

缺点:对某一类题目的坚决放弃,会导致许多本应由考生打分的简单试题,从而导致不正当的失分。

技巧4:置信顺序法

首先,考生对问题的信心完成,然后回答相对较差的部分。

合适人群:所有候选人。这种方法可供考生熟练回答某些问题或练习更多,从而培养出一定的自信。

缺点:一旦考生擅长的题型难度增加,会对考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甚至导致全军覆没。

技巧5:得分顺序

先回答相对容易的部分,然后回答较难的部分。也就是说,首先回答数据分析、常识判断、单词选择和填空、类比推理、图形判断等省时易题,然后回答其余部分。

适合人群:所有候选人。

缺点:该方法属于大众化的答题方法,对准备不充分、针对性差的考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使用时,考生应调整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技巧6:快速回答思考

首先快速完成整套试题,不能回答的问题将留空。整篇论文写完后,再次作答,填空填空,完成答案。

适用人群:有一定考试经验,对答题时间有一定把握的考生。

缺点是时间不易掌握的方法。考试中容易出现答题不全、答错的情况,这是对考生答题缓慢、犹豫不决、漫不经心的一种考验。

试题是什么

线考试题均为客观题,均为单选题,题数一般在120-140之间,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量大。

一般知识、理解、判断和一般推理的范围。数据分析一般是先给出一个数据,然后再给出4-5个问题。

考试最重要的部分是了解语言技能。它不仅需要大量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大量的语言技能。

数量关系部分,这部分可是每个考生特别头疼的,因为真的有一定难度,会不会,不会不会,只能靠猛。

数据分析,这似乎是一个困难的部分,实际上是检查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这部分要求正确率超过80%才能获得高分。

常识判断,看似简单,其实考察了考生很多常识的积累,课外知识也足够丰富。

最后一部分是判断和理解部分,也是问题的一大部分。它需要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但同时,还有很多技能需要掌握。

线考部分不仅需要掌握好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有足够的毛笔题来保证好成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