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有限的,选择自己的专业,无论是继续研究生入学考试或交叉询问,我们都应该仔细考虑。其次,要考虑自己擅长的领域,尽量避免换专业、换学校。
2021年考研人数是多少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考研竞争日趋激烈。2015年以来,研究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在2019年研究生注册人数增长21.85%后,研究生注册人数将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比2019年增长17.59%,比去年大幅增加50万人。
两天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布了202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统计!而且还明确划分了各系硕士和硕士的申请人数!
约985所大学2020年考生人数
北大:29990人,增长3%,其中非应届生占70%
复旦大学:近2.7万人
南京大学:近2.7万
吉林大学:24000
中国人民大学:23800多人
华东师范大学:22621
武汉大学:21668
电子科技大学:20674所,增长24.35%
浙大:20343人(不含兼职、自主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和少工计划考生人数)
天津大学:两万多
同济大学:19469
西安交通大学:18797
南开大学:18695
西北大学:18455人,增长38.2%
中国海洋大学:18025
清华大学:18000多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
上海交通大学:16382
北京工业大学:14720
中国农业大学:9785
西北农林大学:7321名学生
一些申请者超过211所学校
郑州大学:33300
苏州大学:32341
南京师范大学:27452
暨南大学:2612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万人
华南师范大学:25603
西南财经大学:24000多人
南昌大学:22131人,增长39.3%
云南大学:21867
上海大学:20174
中国传媒大学:18638
西北大学:18455人,增长38.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784
首都师范大学:13632所,增长31.5%
北京交通大学:13000多人
北京科技大学:12758
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长2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
东华大学:11429
新疆大学:11095所,增长59.8%
南京农业大学:11062
中央财经大学:10709
2020年部分研究生招生考试超万所双非高校
深圳大学:22715人,增长41.8%
青岛大学:16749人,增长34.2%
上海师范大学:14981
宁波大学:13716人,增长43.7%
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增长31.2%
江苏大学:12797
浙江商学院:12518名学生
西北师范大学:12159
福建师范大学:12228
浙江师范大学:11692
南京邮电大学:11263
山东师范大学:在校学生11923人
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增长22%
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增长43.6%
20年来双非高校招生增速较高
成都理工大学:8382人,增长93%
天津工业大学:7334人,增长73%
南京信息技术大学:7497人,增长51.5%
安徽工业大学:2945人,增长47.69%
聊城学院:5030人,增长46.6%
长沙理工大学:8228人,增长34.4%
北京商学院:5869人,增长34%
山东工业大学:5025,增长30.1%
兰州交通大学:4798人,增长31%
重庆工业大学:4700多家,增长50%
注:以上数据只能收集部分,不能全部排名,仅供参考。
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由于报考人数众多,这类学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① 上海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江苏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地理优势发展了当地经济,就业市场广阔,毕业生工资相对较高。
虽然是双非,但部分高校的实力仍不亚于211所高校。
② 师范学校很多,但一般师范学校都是普惠性、专业性和地方性的,但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报考人数也比较多。
另外,现在招聘单位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以上学历是很正常的;也有门槛相对较低的师范专业,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容易交叉考试,这就是为什么师范学校有很多考生的原因。
例如,在以下师范院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将高于同地区其他高校:
南京师范大学:27452
华南师范大学:25603
上海师范大学:14981
首都师范大学:13632
西北师范大学:12159
福建师范大学:12228
浙江师范大学:11692
山东师范大学:在校学生11923人
安徽师范大学:10247
江西师范大学:9639
杭州师范大学:7936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备考策略
一定有计划
对于准备在职考试的学生来说,由于要处理很多事情,他们很容易陷入困惑。因此,他们应该有明确可行的规划,这样才能掌握复习的节奏和进度。几个月内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每月、每周、每天都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水平,每个周期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和调整。否则,很有可能等到考试后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然后再怎么努力,也完成不了任务。
掌握实用原则,减少开支
除了加倍的身心投入,考研也是对广大考生财力的极大考验。因此,如何在考研过程中省钱,一直是广大考生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将考研费用降到最低,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细心”的人。
记住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一个好的心态可以支持你走上考研之路。考研更多的是一场自我精神的游戏,很多人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看着别人进步很快会让你焦虑。当你犯错误时,你会焦虑不安。当你看到身边有人准备工作时,遇到麻烦你就不知所措了。这些都很糟糕。